【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50例通过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Ⅰ-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加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25例)不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用药60 d,通过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视力等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及出血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控制血糖良好前提下具有提高视力,对眼底微血管瘤,小出血灶等病理改变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不多,从中医药的角度来开发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通脉,祛淤养血,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血黏度,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作用。通过对25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讨论复方丹参滴丸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T2DM的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为单纯型,临床分期为(Ⅰ~Ⅲ期)。DR分期标准参照1985年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确定的分期标准:DRⅠ期:视网膜有微血管瘤或并有小出血点;DR Ⅱ期:视网膜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DR Ⅲ期:视网膜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DR Ⅳ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出血;DR Ⅴ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DR Ⅵ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有视网膜脱离。
1.1.2 病例排除标准有其它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神经疾病及影响屈光间质的疾病等其它眼病的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同时使用同类中药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符合要求的50例患者来自我院200309~200609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为T2DM引起的早期DR。治疗组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2.42岁,病程(13.24±5.36)年,DRI期13例, DRⅡ期8例,DRⅢ期4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0.56岁,病程(14.24±2.43)年,DR Ⅰ期15例, DRⅡ期6例,DRⅢ期4例。
2 方法
观察期间,原所用胰岛素照常使用,并观察血糖情况,调整用药,保持血糖水平稳定,伴高血压、高血脂等异常者,照常对症治疗。
2.1 干预方法
2.1.1 药物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1.2 给药方法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饭后含服。
2.2 观测指标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照相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3 结果
3.1 视力治疗前后视力变化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视力为(0.56±0.10),治疗后视力为(0.87±0.14),与治疗前对比,视力明显提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视力无明显改变。表1 治疗前后视力对比(略)
3.2 荧光造影及眼底照相治疗前后荧光照影比较见表2。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视力无明显改变。表2 治疗前后眼底荧光照影比较(略)
3.3 肾功能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的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3)。提示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病人的肾功能无损害,不影响血糖。表3 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略)
4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本病理改变,如周细胞选择性丢失,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形成,内皮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形成等已明确,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微血管瘤是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标志物之一,它的形成认为是由于视网膜组织在缺血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床代偿性扩张膨大而形成的。目前认为糖尿病患者自由基防御机能下降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复方丹参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中丹参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丹参素,具有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合成和释放前列环素类物质,阻断羟自由基的产生,阻止脂质过氧化,是一种有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1,2]。本研究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显示治疗后微血管瘤数目明显减少,出血面积有所改善。
在改善视力方面,治疗后视力提高率为55%,祖国医学认为“诸脉者皆属于目”,眼目为七窍之首,血络丰富,对气血运行要求较其它各窍更为敏感。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良好的活血化淤作用,故用于具有血淤症的眼病,可以使视力改善。
【参考文献】
[1]孙建波,梁 军,闫玉仙,等.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1),1087.
[2]阎维维.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运用进展[J].天津医学,2002,1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