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健英 施光其 张爱子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4-01—2005-12,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35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70例均为本院眼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1±8.5)岁;糖尿病病史5~1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11.3±5.7)年。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9±9.1)岁;糖尿病病史5~1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11.7±6.1)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变组制定的DR分期标准[2]确定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西医常规治疗,服西药控制血糖(空腹血糖4.0~7.0 mmol/L,餐后2 h血糖6.5~10 mmol/L)。多贝斯(羟苯磺酸钙胶囊,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713),每次1粒,每日2~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西药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杞参鳖甲汤。药物组成:黄芪20 g,沙参15 g,山药15 g,苍术12 g,麦门冬10 g,牡蛎20 g,鳖甲15 g,枸杞子10 g,玄参12 g,天花粉10 g。每日1剂,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证候消失,视力明显提高;有效:证候大部分消失,视力有所提高;无效:证候无明显改变,或出现新的症状,视力无提高或下降。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早期主要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渗出、水肿、出血点、微血管瘤、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进一步产生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毛细血管闭塞、动静脉改变,乃至新生血管形成及纤维增殖。 现代医学认为,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视网膜血管周细胞死亡,内皮细胞受损而减少,日久引起大量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形成无血管灌注区,造成周围血管代偿性生长,产生新生血管。因此,以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形成为DR主要病变[3]。 中医学认为,DR多为七情过伤,劳倦过度所致。由精气耗伤,血脉阻滞,气血失调而起。眼病的发生、发展是邪正相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精、气血、津液是构成眼和维持眼的代谢和功能的基本物质,其功能和运行异常是眼底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也是眼底病证候演变的主要病机。 络脉及其周围组织是精、气血、津液功能活动的载体,眼是络脉最丰富的器官,精、气血、津液通过络脉运行,濡养眼部组织,若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则组织发生病变。而组织病变又能加重络脉病变,其中“痰"、“瘀"、“郁火"是络病的产物,又可成为致病因素[4]。DR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升降失司引起的眼底病变。 杞参鳖甲汤方中黄芪、山药益气健脾,使气旺精生,中焦自调;葛根、天花粉、麦门冬等益胃阴而止渴生津;枸杞子、玄参等滋肾填精明目;葛根、鳖甲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生地黄、枸杞子能降血脂;黄芪、葛根能改善人体葡萄糖耐量,对醛糖还原酶有明显抑制作用;葛根、鳖甲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黄芪还能祛除氧自由基[4]。 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DR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总有效率5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故中西医结合治疗DR值得临床研究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盛倩,谢学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2):117-121.
[2] 刘卫,张勇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5):354.
[3] 接传红,高健生,柴立民.川芎对血管内皮细胞BcL-2、Caspse-3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7(2):90-92.
[4] 庄曾渊,张丽霞,杨永升. 基于病证结合的眼底病精气血津液辨证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7,17(2):9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