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正常结膜囊细菌培养397例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9-9-28 10:22:01 中华眼科在线

  文献报道正常结膜囊细菌带菌率为20.6%~98.8%[9 10]。本组人群中共培养出13种菌属,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2%,前3位为表皮葡萄球菌(51.2%)、金黄色葡萄球菌(11.9%)、棒状杆菌属(7.1%),这与王忠海等[3]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相近,占首位的均为表皮葡萄球菌,但培养出的菌属多于其结果;居第2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与Miüo等[9]的报道一致。革兰阴性杆菌中绿脓假单胞菌最多。绿脓假单胞菌、淋病奈瑟氏菌与国内同类文献[11,12]比较有增高趋势。此外还发现了微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甲型链球菌各,溶血性链球菌,棒状杆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淋、阴沟肠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少动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

  既往认为正常人眼部的这些菌属属于正常菌群,无致病性或偶有致病性,现在已有其成为化脓性眼内炎首要致病菌的报道[11]。有文献报道在细菌性眼内炎、细菌性角膜溃疡、睑缘炎、结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中,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4,13,14];部分细菌性眼内炎致病菌与其结膜囊分离细菌一致,术前结膜囊滴抗生素眼液虽不能达到结膜囊完全无菌,但可以明显减少结膜囊细菌[15]。通常认为属于条件致病菌的绿脓杆菌,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发病率有增加[16]。这与本调查中两种细菌分别占革兰阳性、阴性第一位的结果相一致,同时也表明条件致病菌与致病菌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目前眼部及全身使用的抗生素品种繁多,我们选用了美国德灵公司提供的常用药物分别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坦啶、利福平敏感;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对使用率较高的多种抗生素耐药菌株也较多;尤其是表皮葡萄球菌,对常用的14种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都出现多量耐药菌株。革兰阴性细菌中居前3位的绿脓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淋病奈瑟氏菌对复达欣、亚胺硫霉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菌克单耐药菌株也较少。绿脓假单胞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正常结膜囊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增加,对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降低,表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临床用药密切相关,大量、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将导致结膜囊内正常的细菌对这些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4-6,11]。

  正常结膜囊细菌带菌及药敏的调查,对于预防眼内炎或感染发生后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前的用药具有指导意义[17]。由于利福平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高度敏感,亚胺硫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对革兰阴性细菌的敏感性,局部滴眼首选利福平和丁胺卡那霉素,全身使用宜首选万古霉素和亚胺硫霉素。

  【参考文献】

  1 Devorah K,Richard T.The bacterial flora of the normal conjunctiva. Am J Ophthalmol ,1935;18(12):1114-1116

  2 Smith CH. Bacteriology of the healthy conjunctiva.Br J Ophthalmol ,1954;38(12):719-726

  3 Barfoed P. Conjunctivas bacterieflora(Thesis). Ejnar Munksgaard, Copenhagen. 1953:72-76

  4 Recchia. FM, Busbee. BG, Pearlman. RB, Carvalho-Recchia CA, Ho AC. Chan- ging trends in the microbiologic aspects of postcataract endophthalmitis. Arch Ophthalmol ,2005;123(3):341-346

  5 Golden MH, Kowalski PR, Gordon YJ. Emerging fluoroguinolone resistance in bacterial keratitis. Ophthalmology , 1999;106(7):1313-1318

  6 Leibovitch I, Lai TF, Senarath L, Hsuan J, Selva D. Infectious keratitis in South Australia: emerging resistance to cephazolin. Eur J Ophthalmol ,2005;15(1):23-26

  7李志杰,Smith CW.眼表面的防御机制.眼科新进展.2002;22(5):297-300

  8 Singer TR,Isenberg SJ,Apt L. Conjunctival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l flora in paediatric versus adult subjects. Br J Ophthalmol ,1988;72(6):448-451

  9许立军,王一,伍宛苏,郑汉,谢汉平.1100眼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4:369-370

  10 Mino de Kaspar H, Koss MJ, He L, Blumenkranz MS.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of preoperative normal conjunctival bacteria. Am J Ophthalmol ,2005;139(4):730-733

  11王忠海,金玉梅,孙玉敏,庞国祥.正常人202例眼部带菌情况观察.眼科新进展,2003;23(5):351-352

  12孙世营,翟华蕾,谢立信.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变化.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5):509-513

  13卢嘉彪,林振德,邹玉平.304例化脓性眼内炎细菌培养结果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0;36(5):355-357

  14张文华,潘志强,王智群,金秀英,罗世运,邹洋,武宇影,李然.化脓性角膜溃疡常见致病菌的变迁.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8-12

  15高岩,卢光.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国际眼科杂志,2004;4(2):261-264

  16 Dada T, Sharma N, Dada VK, Vajpayee RB. Pneumococcal keratitis after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0;26(3):460-461

  17曾树森,吴晓梅.正常结膜囊细菌的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06;6(4):854-856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结膜囊,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