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研究了68例12岁以下的远视性屈光参差弱视及合并屈光参差的斜视性弱视,以探讨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深度的关系及屈光参差性弱视发病的机制及临床意义。远视性中心注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弱视深度与屈光参差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弱视深度与引起弱视时的屈光参差程度、发生年龄及其他因素有关,屈光参差程度的增加为伴随现象。
关键词 弱视;屈光参差;斜视;儿童;视觉差异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ANISOMETROPIA AND THE DEPTH OF AMBLYOPIA
Ma Luxin Yu Xiumin Sun Hong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of the degree of anisometropia to the depth of amblyopia in 68 cases untreated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with or without strabismus aged 3 to 12.In anisohypermetropic amblyopia,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degree of anisometropia and the depth of amblyopia.The depth of amblyopia correlated with the age when anisometropia occured.
Key words Amblyopia;Anisometropia;Strabismus;Child;Vision disparity
屈光参差是引起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1950年Lagleyze首次提出相似程度的屈光参差与弱视共存的倾向,以后对此一直有争议。以往研究中,患者年龄、是否系初诊,屈光参差标准、注视性质及是否合并斜视与微斜等均不相同,难以从中得出确切结论。我们研究了12岁以下初诊的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及合并屈光参差的斜视性弱视,以冀探讨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深度的关系,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5年6月至1996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弱视儿童68例,患儿均符合下列条件:(1)≤12岁;(2)诊为弱视并未经治疗;(3)排除眼外伤、器质性眼病及眼球震颤。其中男36例,女37例,3~12岁,平均6.53岁,≤7岁44例,>7岁≤12岁29例。73例弱视中,轻度24例,中度39例,重度1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43例,斜视性弱视合并屈光参差30例。
1.2 方法
1.2.1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诊断标准 两眼屈光度之差,球镜≥1.50D或柱镜≥1.0D。
1.2.2 斜视性弱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标准 弱视眼有或曾有斜视,两眼屈光度之差球镜或柱镜≥1.0D。
1.2.3 方法 自然瞳孔下检查远视力,33cm及5m注视的眼位,眼球运动,屈光间质及眼底等一般情况。用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每日3次,连续3d。第4天由专人使用点状光检影镜采用球镜—柱镜法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并查矫正视力。散瞳情况下,再次检查眼位,记录斜视度,并检查双眼注视性质。
1.2.4 统计学处理 视力转换:使用以下2种数据转换方法:(1)以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作为统计指标,即变量Y1;(2)采用logmar单位,求两眼之差为视力统计指标,作为变量Y2。屈光参差的统计:选择以下6种方法:(1)等效球镜差值法,作为变量X1;(2)屈光参差比率法:用等效球镜法求得的两眼屈光度差值/好眼屈光度的等效球镜度数,作为变量X2;(3)采用Safir等的方法[1]计算平均平方根差(root mean square difference),作为变量X3。公式为:
其中,S1、S2为第1、2眼的球镜屈光度,C1、C2为第1、2眼的柱镜屈光度,A1、A2为第1、2眼的柱镜轴向;(4)采用Townshend等的屈光参差指数(index of anisometropia)[2],作为变量X4。公式为:
符号意义同上;(5)最大径向差值法:将左、右眼屈光不正度各自分解成垂直相交两径向的屈光度,然后比较右、左眼相应径向屈光度差值,作为变量X5;(6)最小径向差值法,方法同上,采用最小差值径向的屈光度差值作为屈光参差的值,为变量X6。
1.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多无回归;相关分析,χ2检验。
2 结 果
2.1 屈光参差性弱视分中心注视与偏心注视2组分析。
2.1.1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心注视组弱视深度(Y)与屈光参差程度相关关系 见表1。
表1 远视性中心注视组弱视深度(Y)与屈光参差程度相关关系(n=30) *P<0.05
由表1可见,X5与Y2有相关关系,差异有显著性(P<0.05)。X1、X2、X6与Y2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虽不具统计学意义,但如增加样本含量,则可能与Y2有相关性。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