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小红,陈晓刚,魏薇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多发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伤,病因较复杂,病程较长。我院从1993~2003年,对门诊及住院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33例(33只眼),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33例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5~76岁,平均57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3个月。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动眼神经麻痹5例,外直肌麻痹19例,上斜肌麻痹2例,下直肌损伤1例,内直肌麻痹6例。糖尿病12例,动脉硬化5例,感染性9例,外伤性4例,原因不明3例。
诊断标准〔1〕主要有:(1)复视、头晕;(2)眼球运动受限;两眼斜视角不等,第一斜视角大于第二斜视角;(3)代偿头位。全部病例经眼底检查和CT检查排除颅内病变。
1.2 治疗方法
中药: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味。组成:桃仁4.5 g、红花4.5 g、当归9 g、生地黄15 g、川芎12 g、赤芍9 g、僵蚕9 g、全蝎9 g、白附子9 g、地龙15 g、防风6 g。感染病变早期,加金银花15 g、蒲公英15 g;高血压阴虚阳亢者,加钩藤30 g、草决明18 g,夏枯草18 g。糖尿病患者除内科用西药控制血糖外,加山药21 g、葛根30 g、黄精30 g、黄芪15 g。
西药治疗:维生素B1100 mg,B120.5 mg混合肌肉注射,静脉点滴肌苷0.4 g,三磷酸腺苷40 mg,胞二磷胆碱0.5~0.75 g,或脑活素10~20 ml;葛根素0.3 g加入0.9 %生理盐水250 mg,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眼球运动正常,无复视,无代偿头位,两斜视角相等。好转:以上症状、体征不同程度改善。无效:以上症状、体征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经第一个疗程治愈者9例,无效1例(该患者未坚持治疗);第二个疗程治愈者11例;第三个疗程治愈者7例,无效1例。本组治愈27例,占81.8 %;好转4例,占12.1 %;无效2例,占6.1 %。不同病因的本病患者疗效见表1。表1病因与疗效
3 讨论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属祖国医学“风牵偏视”、“神珠将反”等范畴,多因血虚生风,风邪中络;或得之于高热、风寒湿痹;或因风痰阻络,气血淤滞;或因脾气虚弱、约束无权及外伤致眼部气血运行不利,筋肉失养而弛缓不用〔2〕。因此,笔者对本组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原则为养血活血化淤,祛风通络止痉。方用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化淤,牵正散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挛;加防风疏散经络中风邪,驱邪外出,地龙为入络之良品,加强通经活络之功;并随症加减,感染病变早期,加金银花15 g、蒲公英15 g清热解毒;高血压阴虚阳亢者,加钩藤30 g、草决明18 g、夏枯草18 g滋阴平肝熄风;糖尿病患者除内科用西药控制血糖外,加山药21 g、葛根30 g、黄精30 g、黄芪15 g益气生精止渴。
现代医学认为麻痹性斜视是因眼外肌麻痹引起,多见于老年人,由外伤、感染、炎症、血液循环障碍、肿瘤及退行性病变等引起〔3〕。西药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葛根素有明显扩张冠状血管和脑血管的作用,增加心脑血流量,减少血液外周阻力,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视网膜血流速度增快〔4〕;维生素B1、B12,肌苷、三磷酸腺苷参与体内能量代谢,改善局部营养,提高视神经的功能;胞二磷胆碱能增加脑部血流量和氧的消耗,有调节和激活脑组织代谢障碍的作用;脑活素内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并含少量肽,为一种大脑所特有的肽能神经营养药物,它能较好地改善视神经视网膜的代谢功能,使失代偿的视神经及视网膜细胞得以激活,视神经及视网膜疾病得以医治〔5〕。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治疗观察,笔者认为中西药配合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不仅有良好疗效,还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罗兴中.实用眼科诊疗手册[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8.342-343.
〔2〕姚芳蔚,郑昌雄.实用中医五官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173-176.
〔3〕杨钧.现代眼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23.
〔4〕陈祖基.眼科临床药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00.
〔5〕宫枢政,张坚,钱国桢,等.脑活素治疗视神经视网膜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眼科杂志,1995,13(3):183-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