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屈光度变化: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平均屈光度对比 (D,±s)
2.4 角膜屈光力:术后一年,PRK组和LASIK组的平均角膜屈光力降低分别为3.88D和4.40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5)。
表5 两组术前术后的平均角膜屈光力变化对比(D,±s)
手术前后比较:t=6.141,P<0.001,两组间比较:t=1.920,P<0.05
2.5.角膜上皮下基质或层间混浊:术后角膜混浊的分级采用美国FDA的标准:即0级,角膜完全透明;1级,仅在裂隙灯下仔细检查方能发现的细微混浊;2级,在裂隙灯下较易发现的轻度混浊;3级,中度混浊,通过混浊看不清虹膜微细结构;4级,重度混浊[3]。术后一年时,本文两组间情况见表6。
表6 两组术后一年角膜Haze形成的程度及发生率 (眼,%)
两组间比较:0级 χ2=29.8,P<0.001;1级 χ2=22.37,P<0.001;2级 χ2=7.56,P<0.005。
2.6 其它并发症:PRK组中术后3~4个月中眼压升高者62例,占18.08%,幅度为2.98~3.86kPa,给予降眼压滴眼剂合用后全部眼压恢复正常,无影响视力情况。疗程结束停用类固醇类滴眼剂后降眼压药续用一周。术后6个月无一例眼压升高者,也无明显眩光主诉者。LASIK组中角膜均恢复良好,无瓣移位、瓣游离。层间残留丝状物一例,次日取出恢复良好。无角膜皱折及其它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准分子激光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现状:自从PRK手术用于治疗近视眼以来,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治疗中低度近视方面具有安全、预测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部分单位甚至以其治疗-10D以上近视[4]。但长期随访显示PRK手术后的眼部疼痛,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和屈光状态的较长时间不稳定及回退是其不易克服的缺点[5]。随着90年代中期LASIK手术的临床应用,其优越性日益凸现,尽管其手术技术对医师要求较高,方法也更为复杂一些,但其具有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且屈光矫正更稳定精确,屈光矫正最高可达30.00D左右,而角膜混浊发生率极低等特点。尤为重要的是该技术保持了角膜的生理解剖结构完整性,因此一开始在高度近视的治疗方面就逐渐取代了PRK术式。在中低度近视治疗时,Seiler报道PRK术后一年的回退和欠矫情况为<-6.00D患眼,术后欠矫超过1.00D者约27.0%[5]。本组患者PRK术后一年欠矫大于1.00D者为9.03%,而LASIK组则仅为4.8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2 PRK和LASIK的比较: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即Haze的形成原因虽已较清楚,但始终是临床中一个较棘手的问题,此问题在不同个体病人常表现轻重不一,虽经长期局部类固醇类眼药防治亦不能消除。本组资料显示13.41%的患者产生了 1级以上的Haze,严重者已影响到视力的恢复。LASIK组术后角膜发生混浊的机率很低,混浊程度也很轻,均为对视力无影响的无临床意义的混浊。
PRK术后屈光回退或欠矫的主要原因是上皮下组织的伤口愈合反应及个体差异不同,由于角膜组织生长较慢而持久的特点,PRK术后其屈光状态常需半年以上方能稳定[6]。本组PRK资料显示更长,需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方稳定。因此如果欠矫后需二次手术者最好于一年后进行更为准确。我们的结果表明LASIK术后的屈光状态较为稳定,这可能与角膜实质层愈合反应较小有关。如果欠矫则术后一月左右已出现,3个月后屈光状态的变化已趋于稳定,并且它的屈光度波动范围也更小,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屈光度的变化仅在0.50D范围内。因此如果需二次矫正者可在3个月后进行。
从技术上看PRK术式简单易行,不需特殊培训,术中几乎不会发生并发症,但术后患者较疼痛且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角膜Haze、激素性高眼压症等并发症。LASIK手术则较为复杂,初始手术时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或失误,如瓣全游离、角膜瓣皱折、移位、激光区偏中心、瓣下异物残留等。但只要有一定的显微手术经验,这些都不难克服。
3.3 临床结果评价:本文两组患眼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多数患眼的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的矫正视力。 pRK组中25眼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2只眼下降2行,角膜地形图显示其中有16只眼有不规则散光,5只眼激光治疗区偏中心大于0.8mm。另有1只眼角膜Haze在2级左右,亦可能对视力有部分影响。LASIK组中11只眼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1只眼下降2行,其中8只眼有屈光区偏中心0.8mm左右,3只眼未能查出原因。
综上所述,由于近视眼患者多对术后裸眼视力和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有条件的患者,应以首选LASIK术式治疗为佳,符合术后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痛苦少、并发症少的要求。
4 参考文献
[1] 陈家祺. 积极而慎重地发展我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华眼科杂志,1997,33(1):3
[2] Pallikaris iG,Siganos DS.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versus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for the correction of high myopia. J Refract Corneal Surg,1994,10(4):498
[3] Ronald r,Jonathan H.Clinical analysis of excimer las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using a multiple zone technique for severe myopia.Am J Ophthalmol,1995,119(2):263
[4] Seiler s,Andreas H,Matthias D. Complications of myopia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with the excimer laser.Ophthalmology,1994,101(1):153
[5] Tervo k,Latvala TM,Tervo TM.Recovery of corneal innervation following photorefractive keratoablation.Arch Ophthalmol,1994,112(11):1466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