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育文 袁建树 金亚明 张大矛 龚雁 王夏军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就诊于本院眼科门诊的干眼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维生素A雾化治疗组(治疗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为37~65岁(平均45.6岁);泪液生成不足型21例,蒸发过强型15例。人工泪液治疗组(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6~68岁(平均48.3岁);泪液生成不足型17例,蒸发过强型13例。
1.2 诊断标准
主观症状:眼干涩、磨痛、烧灼、畏光、痒,可伴有鼻干和口干。客观检查:采用经典的干眼症检查方法[2]。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rmer T(I)法,<10ml/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BUT<10 s。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维生素A滴剂0.1ml置入雾化器缸中,加入生理盐水15~20ml,将喷雾管口接入改装后的一体式游泳镜,患者戴上后睁开双眼接受治疗,上午和下午各雾化1次,每次10min, 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局部点人工泪液滴眼液,4~6次/d,10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 眼部自觉症状消失,角膜染色消退,Schirmer T(I)反复多次测定>10ml/5min或BUT>10s;眼部自觉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Schinner T(I)反复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或BUT有所提高;未愈: 眼部自觉症状未改善,角膜染色无变化或增多,Schirmer T(I)反复多次测定泪液分泌未增加或BUT未提高。
2 结果
维生素A雾化治疗组36例72只眼,治愈8例16眼,好转23例46眼,未愈5例10眼,有效率86.11%;人工泪液治疗组30例60只眼,治愈2例6眼,好转14例28眼,未愈14例28只眼,有效率53.33%。两组有效率比较,χ2=17.15,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说明维生素A雾化治疗比人工泪液滴眼液效果更好。
3 讨论
干眼症主要是由于泪膜不稳定所致,因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位置异常、眼球暴露、戴角膜接触镜等因素所导致的干眼;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导致的干眼,即所谓的“环境视觉疲劳综合征”,也会加重干眼症的症状。在临床上,老年人群中因误诊为慢性结膜炎而使用过多的眼药,包括抗病毒、抗细菌、抗过敏眼药及激素类眼药等,这些眼药不仅不能缓解干眼症状,反而可因药物本身的毒性或其中的防腐剂毒性而使病情加重。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均不尽人意,既要去除病因同时又要及早控制症状及病情发展已成为眼科医生努力的方向[3]。目前治疗干眼最常用的方法是局部应用人工泪液和润滑剂,可相对改善眼表润滑和增加眼表湿度甚至有助于提高视力,许多人工泪液都添加防腐剂保持产品稳定以便长期贮存,尽管人工泪液中的防腐剂浓度很低,但如长期作用于干眼患者已经脆弱的眼表,可能引起严重的医源性后果使眼表病情恶化 。目前眼科常采用一些改善泪液质量的药物(如素高捷疗、潇来威等),以帮助角膜上皮组织的修复,但也只在某些方面发挥有限的临床作用。传统的人工泪液滴眼剂也是基于同一目的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效果也同样不能令人满意[4]。研究证实,维生素A 对于正常角结膜上皮的生长和分化十分重要,它的缺乏可引起眼表和其他器官的干燥。角结膜上皮组织的维生素A 来源于眼表面的血管网和泪液, 维生素A 缺乏最常见的眼部表现是眼干燥症,维生素A 缺乏引起的干眼需要全身补充维生素A,同时可局部使用维生素A 治疗[5]。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维生素A人工泪液用于一般人工泪液治疗无效的KCS患者,其作用机制是:结膜杯状细胞产生的黏蛋白减少可致黏蛋白异常性干眼,维生素A缺乏可以引起黏蛋白的缺乏,维生素A能有效地维持角结膜上皮的正常生长代谢,防止了角结膜上皮角质化,一定程度逆转其鳞状化生,促进泪腺细胞、杯状细胞的分泌功能,从而改善干眼症状[3]。因此,对于患有干眼的患者,眼局部使用维生素A的治疗方法是可行的。作者采用超声雾化给药方法,通过超声雾化,使维生素A药液形成均匀微小雾粒,以利于角膜吸收,除了湿润眼表,还起到帮助角膜结膜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促进眼表康复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易行,疗效显著[6]。
【参考文献】
1 刘祖国,陈家祺,编. 眼表疾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86.
2 潘以方,王光萍. 干眼症的检查现状.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0):730~731.
3 潘以方,王冰鸿. 干燥性角结膜炎的治疗进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10):727~728.
4 廖训建. 诺沛凝胶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2):1038.
5 陈剑 ,刘小勇, 陈敏. 干眼的药物治疗进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 (10 ):1016.
6 郑光正. 中药超声雾化喷布配合注射自身血清治疗感染性角膜病观察.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5):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