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60只眼)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13岁;病程3个月~2年;全部患儿眼科检查均排除眼部疾病。随机将患儿分2组:A组:星状神经节照射;B组:面神经照射,作为对照。每组各15例。
1.2 治疗方法 (1)星状神经节照射法: 患儿平卧,头正位,下颌稍向前上抬起,于胸锁关节上约3cm、正中线外侧1.5cm处,放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G型探头,照射2s,间隔1s,持续5min。分别行双侧星状神经节照射。1次/2d,6次为1个疗程;(2)面神经照射法:患儿平卧,头偏转向健侧,在乳突前缘与外耳孔后缘之间,放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G型探头,照射2s,间隔1s,持续5min。分别行双侧面神经照射。
1.3 疗效判定
治愈:频繁眨眼消失;有效:频繁眨眼减少;无效:频繁眨眼未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
疗效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患儿身高、体重、性别构成比、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治愈率A组高于B组、无效率A组低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表1 2组患儿疗效比较(略) 表1 2组患儿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眨眼是指双眼睑非随意性闭合运动,如正常的瞬目运动。它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当眼睛遇到强光、异物等,眼睑就会立即紧闭,或以眨眼次数增加来保护眼球,属于人体自我保护功能。一般正常人每隔2~10s眨眼1次,但亦因人而异,超过这一节律给人以眨眼过于频繁的异常感觉,称之为频繁眨眼[1]。引起频繁眨眼的原因除了一些局部刺激因素,如角、结膜异物、炎症或睫毛倒生外,其机制尚不清楚。儿童频繁眨眼多无明显的刺激因素可查,也无自觉不适感。本组患儿均排除眼部疾病。追问患儿的生活习性与行为表现,发现本组儿童均好动,有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有报道认为儿童频繁眨眼是不良习惯所致[2],与心理和环境因素有关。
眼部肌肉的神经支配主要是面神经分支,临床采用面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频繁眨眼有一定效果。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常用于头面、颈及上肢等神经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超激光照射(SGB)疗法是利用一种高输出功率的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的治疗方法[3],其波长0.6~1.6 mm, 可穿透深度>5cm的人体组织,通过光和辐射热的作用,促进体内活性物质的产生,压制神经兴奋,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资料显示,SGB治疗可达到与神经阻滞疗法相同的治疗效果[4]。本组采用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和面神经照射治疗频繁眨眼均获一定疗效。
有资料报道[5],小儿行为表现与脑神经递质水平具有相关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因此儿童不良行为习惯与中枢神经异常兴奋有关。作者认为儿童频繁眨眼,可能是神经中枢异常兴奋的一种特殊表现,与儿童自主神经功能的稳定有关。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儿童频繁眨眼,主要通过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发挥作用。近年来,对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研究[6],认为除局部作用外,其通过下丘脑机制对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并能对一氧化氮、儿茶酚胺、神经肽等神经细胞因子的合成、释放和代谢产生一系列影响,因而星状神经节阻滞不仅对其支配区域神经失调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也对全身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治疗表现出了有益的疗效。而超激光面神经阻滞仅有局部作用,故疗效低于SGB。
综上所述,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儿童频繁眨眼是有效的,其疗法明显优于面神经阻滞。但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Walsh fb. Clinical neuro-ophthalmology. Baltimore:The Williams and wilukins company,1947.227.
2 曾庆广,左志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频繁眨眼86例分析. 临床眼科杂志,2003,4:365~366.
3 郑方.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疗法. 疼痛学杂志,1999,79(1):37.
4 邓芳,卫法泉.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超激光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25例. 浙江医学,2004,24(6):459~460.
5 刘桂香,罗南萍,彭立文. 小儿多动症患者血清儿茶酚胺能递质水平的探讨.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1,14(4):242~243.
6 全守波, 王清秀.自主神经干预脑循环的影响.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2):116~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