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郑广瑛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06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Smac表达和超微结构变化及其死亡方式在ARC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在ARC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随机收集皮质性、核性、后囊下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片,分别为30例、24例、28例,排除可导致白内障的其他局部及全身疾病,以12例来源于高度近视的透明晶状体摘除及正常角膜移植供体眼的透明晶状体前囊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c蛋白在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的表达。对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前囊膜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变化,并与2例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
结果:Smac蛋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阳性表达率为81.71%(67/82),在正常晶状体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5.00%(3/12)。比较两组的染色阳性率及染色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皮质性、核性、后囊下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可见LECs多肿胀,表现胀亡特征;1例核性白内障标本中可见到凋亡早期细胞。对照组透明晶状体LECs形态规则,未见异常。
结论:Smac蛋白在人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ECs中高表达,而在人透明晶状体LECs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存在凋亡、胀亡等多种细胞死亡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