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靖 梁四妥 张红 田芳 步少翀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00070
目的:对比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前生物测量方法,比较不同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39例(50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前分别用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联合角膜曲率计测量生物参数,并选用不同的IOL计算公式计算IOL屈光度,检测术后3个月患者视力及屈光状态。
结果:眼轴长度测量: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8,P=0.000<0.05);屈光误差分析:(1)应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方法,SRK/T公式最精确,其次是Haigis,SRK-Ⅱ、Hoffer Q、Holladay-1公式平均绝对误差较大,除SRK-Ⅱ为0.06±1.10外,其余公式平均预测误差(即预期术后屈光度-术后实测屈光度)均为负值,表示预测的IOL屈光度较患者需要的低,术后患者的屈光度数为欠较。(2)应用接触式A超联合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Binkhorst-2公式最精确,Hoffer Q、Holladay-1、Haigis公式较精确,MAE较为接近,其后为SRK-T公式,SRK-Ⅱ公式平均绝对误差最大。所有公式平均预测误差为正值,表示预测的IOL屈光度较患者需要的高,术后患者的屈光度数为过较。
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常常伴有后巩膜葡萄肿,应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更精确。应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方法选用SRK/T公式较为精确;应用接触式A超联合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Binkhorst-Ⅱ公式较为精确,但临床实践中均需要进一步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