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艳芳,彭清华,喻京生 作者单位:(1.湖南中医药大学2004级研究生班,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关键词】 剥脱综合征;青光眼;病例报告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因右眼时感眼胀,视物不清4个月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眼视物不清且感眼胀。当时曾到本院就诊,门诊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而予药物治疗,自觉疗效欠佳,为进一步治疗而来就诊。其母亲患有青光眼病。当时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4;双眼角膜透明,前房轴深正常;右眼瞳孔缘可见灰白色碎屑样剥脱物;晶体前囊有环状灰白色碎屑;双眼瞳孔直径4 mm,晶状体皮质不均匀混浊。眼底:右眼模糊可见C/D≈1.0,弥散性RNFL-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左眼C/D≈0.4,未见 RNFL-D。眼压(已用药):右眼23 mmHg,左眼16 mmHg。诊断:①右眼继发性青光眼;②右眼剥脱综合征;③双眼老年性白内障 (初发期)。
2 讨论
剥脱综合征于1917年首次被Linberg描述。1925年Vogt认为剥脱物来源于晶体囊膜并且与开角性青光眼关系密切,因而将本病命名为囊膜性青光眼(Capsular Glaucoma)。1954年Dvorak-Theobald为了将本病与真性剥脱综合征鉴别,提出了假性剥脱综合征(PseuDoex Foliation Syndrome)的名称。1956年Sunde将其称之为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并一直沿用至今。剥脱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1)发病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因白内障或青光眼的症状而就诊。(2)眼前节剥脱物质沉积,眼前节出现灰白色纤丝或皮屑样剥脱物质,沉积在瞳孔缘、晶体前囊、角膜内皮、虹膜面、前房角、睫状体带和玻璃体前界膜等处。晶体前囊剥落物的分布,典型者可分为3个部分:①中央盘(瞳孔区):为半透明绒毛状的中央盘形,出现率为80%,散瞳后尤为明显,可暴露盘形区的边缘部,呈薄片状。②周边颗粒带(晶体外1/3处):散瞳检查,周边带常是恒定的发现,呈锯齿状或花边样灰白色颗粒样混浊环带。此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③中间透明带:位于中央盘形区与周边颗粒带之间,因剥脱物被虹膜活动擦除而保持透明,此带恒见于所有患眼。(3)眼前节色素脱失:瞳孔边缘虹膜色素花边脱失和小梁网色素沉着增多是ES的基本特征。(4)并发青光眼:ES有较高的青光眼发病率,称为囊膜性青光眼,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ES合并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剥脱物质和色素脱失颗粒阻塞小梁网和Schlemn管导致眼压升高。陈素贞[2]曾对我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ES病患者进行统计:其合并青光眼者为36%,其中77.8%合并开角型青光眼,22.2%合并闭角型青光眼。(5)并发白内障:ES是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的危险因素,约33%以上的患者伴有白内障。
鉴别诊断:(1)色素播散综合征:最易与剥脱综合征相混淆。前者的前房角有高浓度的色素沉着带,角膜后壁的Krukenberg梭形色素沉着为主要特征,且患者多为年轻人近视眼,而剥脱综合征多发生在老年人;投照法查虹膜的中周部,其明显病变区呈裂隙状的色素缺失。(2)真性晶体囊膜分离(Cap sulardela mination):本病临床少见,可有眼外伤、重度色素膜炎、高温作业历史,检查可见透明薄膜从晶体前囊膜分离,游离端卷曲,常合并有白内障而不发生眼压升高。
治疗:ES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常于体检或检查其他眼病时发现,无需特殊治疗,但因早期无高眼压和/或视盘损害及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被医生忽略。一旦发生青光眼则病情较重,故ES病人应长期随诊,定期观察眼压、眼底和视野变化。其治疗原则同原发性青光眼,可用肾上腺素或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避免使用缩瞳剂,以免有核性白内障者因用药物后瞳孔缩小而影响视力。对药物治疗不满意者可行小梁切除术或行激光小梁成形术或虹膜打孔术。对同时伴有白内障者,可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 眼科全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 942-1 945.
[2] 陈素贞,高 岩. 老年人剥脱综合征.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 1994,(13):209-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