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结果
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 4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 5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27±0.01,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63±0.02;观察组治疗前后视力有显著差异(P<0. 01)。对照组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31±0.03 ,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40±0.04;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视力高于对照组(P<0.01)。
2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特点是静脉扩张迂曲,沿静脉周围有大片放射状出血,以及水肿、渗出等改变。常见有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央静脉阻塞常好发于筛板处,在筛板处视网膜动静脉和视神经相伴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网使视网膜血管变细,视网膜动静脉共同使用1个血管外膜,当视网膜动脉发生硬化改变时,由于受外膜的限制,视网膜静脉受压变狭窄,血管壁内皮细胞受刺激增生,致使管腔更加狭窄。当伴有其他因素时,如血液黏稠度增高或血液成分改变,就容易形成血栓阻塞。分支静脉阻塞,阻塞点位于动静脉交叉处,动脉常走行在静脉之上,这一解剖特点,使硬化的动脉在壁薄的静脉之上,静脉受压变狭窄,易于形成血栓[2]。本病属难治之症,常规采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炎、抗凝及激光光凝[3]等方法治疗,但疗效不能肯定。
谷红注射液为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采用独特工艺生产的复方制剂[4]。乙酰谷酰胺在脑细胞中可产生谷氨酸、γ氨基丁酸(aminobutyrate,GABA),GABA与GABA受体结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的释放,从而对抗EAA的兴奋毒性,保护神经元[5],GABA可提高葡萄糖酸酯化酶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蛋白质等代谢,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对细胞修复,改善脑功能有重要作用[6]。红花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及血脂,乙酰谷酰胺与红花相互协同,共同发挥改善神经组织营养与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仅54.55%,而治疗组有效率达81.40%,应用谷红注射液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提示谷红注射液是一种较传统治疗增视更佳的改善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疾病的药物。推测其作用机制[7]如下:(1)改善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抑制血栓形成。有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全血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携氧能力;缓解血管痉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释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纠正循环血中TXA2/PGI2平衡失调;促进内皮源性NO的生成与活性,减少内皮素(endothelin,ET)的生成;消除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消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状态,舒张血管、增加血容量和组织灌注量,改善微循环;(2)减轻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抗EAA的兴奋性毒性,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减少的EAA过度释放,保护神经元;稳定细胞膜,减少Ca2+内流,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氧自由基作用,有效保护内源性SOD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缺血区的精氨酸加压素及β内啡肽的合成及释放,减轻神经细胞水肿。
【参考文献】
[1]张惠蓉,夏英杰. 40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致病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J].中华眼科杂志,1991, 27(5): 271.
[2]谢耀元.尿激酶联合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J].医学文选,2000,19(3): 319.
[3]何夏怡,张少冲,胡超雄.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病致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06,26(2):143144.
[4]李冬平.金特佳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 8(16):753754.
[5]阮英政.25例急性酒精中毒并发脑卒中的救治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1):3031.
[6]李汉业,周义芳.脉络宁配合乙酰从酰胺等治疗中风[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21):2022.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