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杰 王雁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杨晓艳 于金玲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300020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角膜前、后表面不同区域内非球面性的早期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对54例(107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行常规LASIK手术,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角膜前、后表面6mm,7mm,8mm,9mm等四个区域内的平均Q值进行测量,研究术前术后Q值在不同范围取值下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相应区域内Q值变化特点,并计算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术前角膜前后表面形态随着角膜取值范围增大,Q值负向增大,呈椭球形的特点,前后表面Q值有一定相关性,且越近周边越显著,Q值与屈光度无明显相关,角膜后表面7mm,8mm,9mm区域Q值与角膜厚度存在负相关。术后1个月,6mm,7mm,8mm,9mm四个区域内角膜前后表面Q值均往正向变化,除后表面9mm区域内Q值变化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外(t=-1.495,P=0.138),其余前后表面各区域Q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切削区内增加最显著。术后角膜前表面△Q与切削深度及剩余基质床厚度均有显著相关性,而后表面△Q则与两参数无明显相关。
结论:角膜前、后表面越靠近周边区域Q值越负,呈椭球形特点;LASIK手术不仅改变了角膜前表面的非球面特性,对角膜后表面形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后表面发生了扁球形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