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无赤光RNFL摄像技术用于青光眼早期诊断,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其方法可靠、有效,目前国外许多青光眼研究中心仍采用此方法。但由于曝光、洗印照片技术难度大;部分影像模糊影响了RNFL的评估;阅片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难以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所以在一般的医院难以推广。近年来随着激光诊断技术的发展,RNFL厚度测量仪不断更新,但仍处于临床试用阶段,具体检测效果尚难评估。为此,我们进行了RNFL检测技术的改进。(1)针对RNFL照片洗印技术难度大问题,我们采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眼底摄像机拍摄RNFL图像,免除了复杂的暗房工作。不仅使影像处理变得简单易行,且可实时采集影像,患者能即时得到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2)针对模糊图像,我们进行RNFL分布形态的识别。以往国内外有关RNFL图像处理的研究[5]均以影像细节的处理为基础,仅对清晰的图像有效,对模糊的图像仍无能为力。本方法不要求看到RNFL的清晰细节,而是根据青光眼病程特点,分析、对比青光眼早期易损区(颞上、颞下方)、青光眼晚期损伤区(鼻、颞侧)RNFL反光的情况。正常的RNFL应呈蝶状分布,青光眼的RNFL损伤时此特征分布发生改变。⑶针对传统评估法经验依赖性强、无明确标准的缺点,我们以视盘鼻侧或颞侧的灰度为参照基准,采用阈值分割法,使评估标准简单、明确。
视网膜色素上皮颜色的深浅是影响RNFL观察的重要因素,色素上皮及脉络膜缺失者,显露的白色巩膜难以显示RNFL,目前此因素可能是RNFL检测的主要难点。已有文献报道NFA在视盘周围的萎缩环有大于正常的伪信号[6]。而OCT在萎缩区检测的RNFL信号衰减,可能与缺少色素上皮层的发射界面有关。我们将深入进行正常人RNFL反光强度及反光特征与白内障混浊程度的相关分析研究。
图1 正常清晰的RNFL图像
图2 采用阈值分割法后,视盘鼻侧,颞恻呈黑色,颞上,颞下,鼻下方的RNFL反光呈纵向蝶形分布
图3 正常但不清晰的RNFL图像
图4 采用阈值分割法后,视盘周围的RNFL反光呈纵向蝶分布
图5 表光眼下方楔形RNFL缺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