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病人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每周三的下午,对于北京胸科医院“胸心港湾”的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时间段。他们早早来到布置得像咖啡厅的宣教室,准备聆听或提问。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从住院期间的检查、用药、疾病进展,到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等,“胸心港湾”的医生和护士都会耐心地一一讲解。在这样的情境下,患者和家属了解了很多不知道而又非常想知道的内容。就像肺癌晚期患者张先生曾说的那样,“这里是心灵停靠的港湾”。
38岁的张先生因肺癌脑转移和骨转移,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先后9次住院,接受了10余个疗程的化疗,被病痛和化疗反应折磨得少言寡语、面无笑容。刚住到北京胸科医院综合科病房时,他不愿回答医护人员的询问,终日里也不与病友交谈。这被“胸心港湾”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得知张先生的生日临近,一个小小的计划出炉了:当天,医护人员给张先生送上香甜可口的生日蛋糕和旋律优美的音乐盒。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张先生闭上眼睛许下了自己的心愿。蜡烛吹灭后,在场的医护人员总算在他脸上看到了久违的微笑。看到儿子的笑容,张先生的母亲激动得潸然泪下。老人紧紧握着综合科主任李宝兰的手,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在医护人员的真诚关爱下,张先生的生活态度转变了。他不再悲观,在积极配合治疗之余还走出病房,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影响周围的病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先生与朝夕相处数月的医护人员一一握手告别,然后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张先生的去世并没有让年迈的父母痛不欲生,他们也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并对医护人员说:“谢谢你们让孩子有尊严地走完了最后一程!”
紧紧握住病人的手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支持
“月亮姐姐”是病人对综合科护士长冯月亮的爱称。她在综合科工作了3年,见识了太多的绝望眼神,太多的悲欢离合。可就在这生命的聚聚散散、悲悲喜喜中,她也捕捉到了职业的真谛。
2009年,病房住进来一位小细胞肺癌患者,大家都尊称他为崔老。崔老是个很和蔼的人,不管什么时候见到他总笑眯眯的。崔老的血管条件很不好,每次输液都得扎几针才能成功。但他从来不发火,也从来没有因为给他扎针的是年轻护士而抱怨。后来,崔老的癌细胞转移到了脑组织,最严重的时候都不能走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症状有所好转,便开始自行锻炼,每天扶着病室的墙,一步一步艰难挪动。每当月亮想要扶他一把时,他总是说:“不能总靠你们帮我,你们也很忙。照顾那么多病人,很累吧?”
有一天月亮值夜班,与崔老同病室的患者突然跑来说:“护士,快!”月亮跑到病房,看见崔老口吐白沫,嘴唇青紫,眼球上翻,还抽搐着。她疾步上前,想给崔老加上床挡,没想到崔老突然死死攥住了月亮的手。此时,这名年轻的护士长没有惊慌,也紧紧握着病人的手。抢救没能持续几分钟,崔老便去世了,但他去世时很安详。月亮说:“我想用我的手把温暖传递给他,让他感到安宁,内心不再恐慌。只是我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如此小的动作,能给患者这样大的安慰。”自从那一次后,每当遇到有患者离去,月亮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在与病人的零距离接触中,月亮收获了心灵的丰满:“我终于明白,在先进的仪器和药物都不能提供生命支持的时候,紧紧握住病人的手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支持。”
“以心灵温暖心灵,让我们一路同行”
“胸心港湾”的医护人员那颗心不仅敏感,而且细腻。他们发现,从2007年9月到2009年9月收治的6922名肿瘤确诊化疗患者中,约有90%存在着心理问题,且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个别患者不堪病痛折磨甚至产生了轻生的想法。查阅相关资料,有学者认为几乎90%的癌症患者遭受抑郁症的长期折磨,且抑郁症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疼痛敏感性,使生存期减少10%~20%,甚至有些肿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可能不是肿瘤而是抑郁症。医护人员意识到自己不仅要为患者解除或缓解病痛,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重建生活的信心,使患者感受到这里就是他们最安全的依靠。
2009年10月,北京胸科医院“胸心港湾”正式挂牌,特色化品牌服务在综合科全面铺开。在综合科主任李宝兰的带动下,他们提出了“变同情为共情,用真心与您沟通,以心灵温暖心灵,让我们一路同行”的服务理念。
至今,“胸心港湾”共收治肿瘤确诊化疗患者1886名,利用会谈室一对一疏导506人次,宣教厅团体宣教1002人次。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每周都有患者把表达谢意与敬意的文字张贴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了给予所带来的快乐。这不是吃一顿美食和穿一件漂亮衣裳所能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