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医保费用支付机制,是以促进医院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为目标,目前,在国内多采用基于成本偿付的后付制(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这种机制容易诱导引起过度的医疗服务需求,导致非适度医疗和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为了抑制医保筹资能力与医保费用支出水平的失衡。 2009年上海市政府和市医保办选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作为医保总量预付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希望通过实行医院风险分担机制,抑制供方诱导需求,同时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成本,改变现行医保费用支付机制存在的弊端,并为保证政府的医保收支平衡、继续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和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在《中国医院》第八期杂志刊出的“医保预付制改革的初步实践”文章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范关荣等介绍了该院在研究医院在医保总量资金“预付制”的前提下,在内部各临床科室之间合理地分配预付总量,实现医保总量资金有效使用的情况。该院医院参照2006、2007、2008三年的全院医保执行数据和各临床科室的实际发生费用情况,以2008年各科室医保费用占医院医保总量的权重为基础,并结合2009年上级下达的具体医保总量指标,测算出各科室2009年门急诊医保、住院医保的均次费用、均次药费比、耗材比标准,确定总量后下达到各科室。要求各科室在做到控制医保额度的同时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全年总的执行情况:2009年完成医保总量61549万元,与全年总量控制指标61799万元相比较,累计还节余250万元。作者分析了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调动了改革的积极性,克服了医保制度上的缺陷;二是组织得力、领导重视、思想统一;三是合理测算科室指标;四是充分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五是采取严格的精细化过程管理。作者在展望医保预付制的发展趋势时指出,2010年,上海市政府正考虑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区域性的医疗联合体,让全市百姓自由选择联合体作为定点医院,采取签约服务的方式。然后,根据医疗联合体的签约总人数确定医保总量,让联合体之间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改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的良性竞争来争取更多的签约人数,赢得更多的医保总量,节余的总量可作为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的经费由联合体支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