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热点新闻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深化医改 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http://www.cnophol.com 2011-2-21 9:27:38 中华眼科在线

  卫生部部长 陈 竺

  

  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说法,其实很笼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医生和患者、不同收入的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需要深入分析,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看病难,难在哪里?

  看病难比较确切的意思,是病人看病就医要走很远的路、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很大的心血,才能来到比较满意的医院或看上比较认可的好医生。用卫生经济学的概念表示,看病难就是看病就医的地理可及性较差。从其成因及其表现形式看,看病难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绝对性看病难。这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造成的看病难,是因缺医少药而无法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看病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现在这种看病难往往发生在中西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

  第二种是相对性看病难。这是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的问题。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不去基层医疗机构,而是纷纷涌到大医院。大医院车水马龙、人满为患,专家号一号难求。门诊看病“三长两短”:排队挂号、交费和拿药的时间长,但医生问诊和检查时间较短。病人入院、检查、手术排长队,抱怨连连;医生连续工作、经常加班,苦不堪言。结果是患者不满意,医生不满意。这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很多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全国人民上协和”。

  看病贵,贵在何处?

  看病贵的概念更复杂,涉及看病就医的价格、费用以及医疗费用对家庭个人的经济影响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第一种是个人主观感受的看病贵。患者主观认为看病就医所花的钱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水平,或者认为所花的医疗费与看病的效果相比不太理想,钱花得不是物有所值。这种认识和感受来源于生活经验。比如,30年前,在县医院做一台阑尾炎手术只需要几十元,但是现在则要花几千元。医疗费涨了几十倍,病人当然抱怨看病贵了。

  第二种是家庭无力支付的看病贵。是看病就医的总花费超过了家庭支付能力而影响了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因此花掉存款,卖掉家产,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这类看病贵的实质是疾病的经济负担过重而缺乏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问题。反过来说,如果有很好的医疗保障,看病不用自己掏腰包,病人就不会抱怨看病贵了。比如,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通过骨髓移植治愈,但其总花费高达四五十万元,普通城市工薪家庭和广大农村家庭一般无力承担。

  第三种是社会无法承受的看病贵。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全社会医疗费用的总水平有一种不断增长且增速居高不下的趋势,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当它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既是消费也是投资。医疗卫生支出就像教育支出一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消费的需求,而且具有投资价值,能够给个人和国家带来丰厚的回报,既可促进个人收入的提高,又可增强国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世界银行曾经测算,在过去4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中,8%~10%来自于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亚洲经济发展奇迹30%~40%来源于本地区人群健康的改善。

  综上所述,看病难、看病贵是比较复杂的概念,互相交叉、互相影响,需要仔细辨别,才能防止误解和误读。

  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次原因何在?

  国内外研究发现,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很多,有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需要认真分析。

  比如,物价指数长期走高的趋势,就给人们医疗费用上升过快的印象。随着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必然逐步走高。医疗费用也受物价指数的影响,而去除了物价指数的因素,人们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感觉就没那么强烈了。

  再如,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新药物、新设备等诊疗技术的不断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给无数身患绝症的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福祉。但新的诊疗设备要消耗更多的物质资源,还要由技术高超的医务人员提供,由此可带来医疗服务成本的快速大幅度增长,而这是不可避免的合理增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大约有50%以上的医疗费用上涨是医学进步带来的合理上涨。

  还有一个因素,是疾病模式转变引发的医疗费用增长,这也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切入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居民面临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的双重负担,慢性病出现“井喷”式增长,必然意味着长期治疗、终身服药、费用高昂。以高血压为例,1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959年只有5.1%,到2002年已经攀升到18.8%。2009年,北京市调查发现,城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经高达29%,而且城郊居民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达到了34%。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政策也是“双刃剑”,在解决老矛盾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矛盾和新问题。比如,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大大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但不可否认,医疗保险还会刺激参保人多吃药、吃贵药、去大医院、小病大治等问题的出现,使社会医疗总费用增加而不是减少。这也是政策制定者必须关注并加以解决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患者的医药卫生服务消费具有被动性,容易产生看病难、看病贵的抱怨。由于医疗服务是具有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服务,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患者很难掌握复杂的医疗信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作出自己的消费选择。如果患者对服务不满意,或者对医生的行医目的产生不信任,容易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甚至发生医患纠纷。总之,主动而自愿达成交易的“理发者”不会抱怨“理发贵”,被动而非自愿达成交易的“看病者”很容易抱怨看病贵,这是医疗卫生消费的一个特征。

  必须承认,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药品生产保障体系不完善,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以及我们的工作和管理的不足、曾经存在的失误,才是群众存在看病就医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

  第二,医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薄弱。

  第三,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还不能消除因病致贫现象。

  第四,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第五,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影响了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第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较大的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的效果。

  医改启动两年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取得了哪些进展?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医改,医药卫生)的信息
      热门图文

    黑眼圈内调外养最有效

    去黑眼圈每日必做10件

    中华眼科在线网教你如

    靓女爱美丽 2011春季最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我友健康
    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全球医院网保健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