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热点新闻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深化医改 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http://www.cnophol.com 2011-2-21 9:27:38 中华眼科在线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制定制度框架,奠定了政策基础。2009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近期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进一步提出了近期着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这五项工作是围绕导致看病难、看病贵最核心、最突出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尽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决心和信心。

  两年来,深化医改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全面展开,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在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我国的新农合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已覆盖8.35亿人,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筹资水平达到人均155.3元。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补偿比超过70%,符合民政医疗救助条件的家庭可再获20%的补助,截至2010年9月底,已保障2300多名农村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近90%的统筹地区实现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即时结报,一半以上的统筹地区实现了与域外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从全国范围看,由于政府不断加大卫生投入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40%提高到61.8%,个人支出比例从60%降到了38.2%。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7.2%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同时推进定编定岗、绩效考核、多渠道补偿、人事分配等体制机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了门诊和住院费用下降、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上升现象。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2009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资金400亿元,支持1877所县级医院、5169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38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所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财政部还安排13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购置。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出台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3年内通过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政府从2009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在内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分别有48.7%的城镇居民和38.1%的农村居民拥有了健康档案,3553.8万名高血压病人、918.9万名糖尿病病人和170.6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至2010年12月底,已为6001万名15岁以下的儿童免费注射乙肝疫苗,分别有489.2万、80.4万、862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得到免费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免费增补叶酸,对农村孕产妇进行住院分娩补助1455万人。从2009年开始实施“百万白内障复明工程”。在农村建设783.7万户无害化厕所,燃煤型氟中毒改灶143.9万户,对73%的检出感染艾滋病毒孕产妇实施了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

  五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优先发展县医院,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采取全科医生培养等政策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扩大服务能力,缓解看病难问题。建立分级医疗制度,采取一系列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措施,提高服务协调性,完善医院内部控制费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立医院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缓解看病贵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让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二是人民群众得病后能够病有所医,即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未来5年,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重点工作有哪些?

  “十二五”期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是实现2020年医改总目标承上启下的时期。“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着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部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医改进展的预测,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特别是基层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其中包括优化卫生资源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进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加强人才培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等,这些措施都将不断缩小城乡、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差距,缓解欠发达地区可及性差引起的看病难、城市中缺乏合理分流引起的看病难问题,让人民群众放心地在基层看病、在家门口看病,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不仅可以更便捷地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费用和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间接费用也会相应降低,从而解决群众看病的大多数基本问题。

  二是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到“十二五”末,争取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300元以上,这将大大降低看病就医的自付金额,提高抗疾病经济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医保报销政策还可以鼓励人民群众合理就医。

  三是加强和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等“八项支撑”。

  今年,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主要干什么?

  2011年,卫生系统将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安排,突出抓好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推进五项改革重点工作,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筹资和服务水平,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2011年,中央已明确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要在稳定参合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全面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并在总结评估基础上开展提高重性精神病、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等大病保障救治水平的试点。提高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扩大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积极推进新农合立法,争取《新农合管理条例》早日出台。

  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人均15元提高到25元。要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相应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水平,开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监测和考核,实施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启动和实施好提高精神卫生能力建设项目,加强健康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二是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运行机制。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规范做好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工作,加快建立科学长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编制、财政补助、机制转变和绩效考核等政策,切实把药品费用负担降下来,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惠。

  三是集中力量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确定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措施,向全国推广,争取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得方便,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让医务人员受鼓舞3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鼓励指导试点城市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上先行探索,形成经验,逐步推广。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优先建设发展县医院,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推进以电子病历建设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范围,推行预约门诊、检查互认等惠民便民措施。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四是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2000所县级医院、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建设项目。突出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重点专科建设。采取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招聘执业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措施。逐步规范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乡村医生提供养老保障,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总而言之,深化医改的方案和政策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反映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标本兼治的可行方案。只要坚持不懈,创造性地加以落实,一定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医改,医药卫生)的信息
      热门图文

    黑眼圈内调外养最有效

    去黑眼圈每日必做10件

    中华眼科在线网教你如

    靓女爱美丽 2011春季最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我友健康
    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全球医院网保健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