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八年制2008级学生)
张 迪:叹专业精神之缺失
首先要感谢李飞老师。要是没有这些,可能就没有人来关注医学生的生活现状。除生活、学习上的烦恼之外,我更担心的是医师专业精神的严重缺失已经渗入医学生之中。
我曾旁听过一节有关医患关系的讨论课。课堂上播放了案例视频:一名孕妇生命垂危进入无意识状态,医生建议行剖宫产手术,要求孕妇的丈夫签署知情同意书。无奈其丈夫拒签,结果孕妇因抢救无效死亡。可以说,这是一个悲剧。但在观看案例的过程中,还有学生不时发出笑声。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怪诞行为。难道现在的医学生面对患者的苦痛,连一点善心和怜悯都没有了吗?
接下来的讨论中,医学生们几乎一边倒地偏向医院,为医生说话,帮医生推脱责任。他们列举的原因很简单:没有相应的法律能够明确地保护医生做出救人的举动而不被追究责任。那么,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哪里去了?我想,这种理念上的偏差也普遍存在于临床医生中。医师专业精神的缺失,是一个又一个悲剧发生的催化剂。
由此,我更加怀疑医学生想成为医生的目的了。医生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非个人得失。现在,很多医生抱怨收入低,病人素质低。他们这些说辞也在影响着未来的“准医生”们。也许在医学生阶段,我们就应当更多地想想自己能为病人做什么,而不是病人能给我们多少回报。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张程达:未来的自己什么样
看着往日的高中同学都在忙工作、忙考研、忙出国,而我还在医学院里忙着应付各种考试。不能不说,这样的生活是有些纠结的。
似乎是全社会的共识,学医是辛苦的。我们忙学习、忙社工、忙科研、忙考试。我们也会抱怨食堂的菜难吃、公共的厕所不干净、考试太难、功课太重。然而,我们有着医学生的快乐、满足、神圣感和使命感,也有着面对特定环境时的踟蹰、怅惘、失落感和焦虑感。医院里不断上演着关于人生的各种悲喜剧,初来的人,或许会被病人排成的长龙震撼;而我们这些医学生,则在医患的一颦一笑里寻找着从医的意义。
医学生的圈子永远都大不了:每次开会请外校代表,翻来覆去就是另两个医学院的“兄弟”;毕业后也不像是走入了社会,仿佛就是搬了一次宿舍,从学校搬到了医院。所以有人说,医学院里聚集了一批内向而保守的孩子。然而,医学生与社会似乎又很近——每天接触各色病人,往往还会在父母或朋友的恳求下,学会托熟人挂号之类的“技能”。医院就是一个小社会,通常人们说话滴水不漏,待人接物分外热情,熟悉这个社会的各种家长里短、人情世故。
在这里,我们日复一日地与“未来的自己”生活在一起。每周的科室大查房,住院医、主治医、教授、副教授、主任齐聚一堂—— 一眼望去,就好像看穿了自己的后半生。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八年制2007级学生)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