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不只是具体的药品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单位的心内科专家统计,在门诊见到的长期按冠心病治疗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诊断错误,而这些病人按冠心病治疗往往都获得了治疗效果。另一些研究数据也显示,安慰剂对病患而言确实有效,诸如疼痛、恶心或抑郁等病症,靠吃糖丸、打盐水等也能产生与标准疗法差不多的效果。国外研究发现,安慰剂效应是真实的心理生物学现象,它对应的机理主要来自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两方面。通过心理暗示,让患者认为自己正在吃药、接受治疗,并且会逐渐康复。安慰剂不只是具体的药品,医疗场所的环境、医生的口碑、病人住进自己心仪的医院、找到自己信赖的医生等,都能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因为安慰剂拥有“神奇效力”,以至于在美国大约有50%的医生经常给病患开安慰剂。既然安慰剂能够产生作用,能获得标准医疗措施达到甚至达不到的临床预期效果,我们有什么理由来排斥它们呢?
——湖北省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 吴秋方
▲我所在的是一家精神病医院。在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生在对一些依赖性强、易接受暗示、自信心不足、过分关注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都会使用安慰剂治疗。这也是精神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和环境医疗气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出现了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的现象。例如,我们医院常用的溴化钙静推、4号电治疗神经症躯体不适的患者,同一病人不同的医护人员,或同一病人同一护士持不同的态度(面部表情、指导语、心情等)来操作,均会得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在使用安慰剂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防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 刘麦仙
医生要坚持病人利益至上
▲很多医生在行医时,经常会遇到各种“两难”选择。比如,面对强烈要求安乐死的病人及家属,要不要停止治疗并办理自动出院手续?面对脆弱的晚期癌症患者的询问时,到底是讲实情还说谎话?面对贫穷且治愈希望不大的欠费患者时,要不要继续施治?面对无药可治的病人时,给予安慰剂以减轻心理负担还是实事求是地放弃用药?有时,甚至连要不要检查、要不要住院、要不要手术都会成为难题。如何作出正确抉择?美国内科委员会与欧洲内科联盟共同提出医学专业应该强调的3项原则,即病人利益至上、病人自主和社会正义原则。只有坚持病人利益至上,才能作出对病人有利的选择,才能像《我不是杀人犯》的作者——法国医生弗雷德里克·肖索一样,对车祸造成不能说、不能动已3年的病人樊尚果断实施安乐死,全然不顾家庭冲突、社会争论、法官质询,甚至人身自由受限,始终俯仰不愧,从容应对。
——浙江 胡崇高
▲由安慰剂的使用引起的道德纷争一直存在,焦点聚集在是否违背患者的自主权和知情权。我认为,关键要看医生使用安慰剂是否合理和正确。某些疾病的症状本身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使用安慰剂就会有效。这时,安慰剂应被视为治疗药物。有些疾病的症状虽然有实质性病变,但治疗药物已用上,暂时还不能缓解症状,患者又难以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这时,安慰剂也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医生在使用安慰剂时,要给患者家属讲清楚使用的目的和意义,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 李艳芬
▲尽管大家都明白安慰剂不含有效成分,但它确实能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从治病救人的角度来看,安慰剂的使用无疑有一定的治疗功能,哪怕这个治疗功能是通过精神或心理层面来作用于病人的。至于使用安慰剂意味着欺瞒,侵犯了病人的自主权和知情权,我认为无需太过担忧——既然安慰剂确实有作用,那么为了治病,相信很多患者都不会过分介意。不过,我们要严加防范那种借口“安慰剂效应”开出“大处方”为己谋利的行为。 ——广东东莞 李英栋
暗示作用不能替代药物
▲将糖果做成“药丸”,把蒸馏水或盐水做成注射“药水”,尽管它们不具有真正意义的药效,但病人使用后仍有可能缓解病情,甚至治愈某些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但是,用医学的基本原则来衡量,安慰剂疗法是违背医学伦理原则的。现代医学要求,医生处理病人病情、判断用药效果要有明确的客观指标,并用双盲法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仅以病人的症状是否改善作为判断依据,明显不靠谱。安慰剂是一种暗示作用,并不代表它能替代药物来治疗疾病。国外有统计说上半数的处方治疗并无特别疗效,都是在当做安慰剂使用。对此,我也不能苟同。如果安慰剂能治疗疾病,那还要药物干什么?还要医生干什么?而且,为了让安慰剂发挥作用,增强患者的信心,只能隐瞒患者来使用,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告诉你这只是面粉团子,你还相信它能治病吗?所以,这对患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江西省宜春市袁山社区卫生站 蒋文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