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尚红——
改革分配制度是核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尚红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推进,便民门诊、优质护理等工作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编制负荷,原有编制配备早已不能适应现有需求,各级医院卫技人员持续增加。
“但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新增人员多为编制外人员,在工资收入、养老待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双轨制甚至多轨制的用工政策不能实现同工同酬。”尚红分析,这样极易出现奖懒罚勤,医务人员价值评价体系极大扭曲。但在这一领域,公立医院缺乏必要的用人自主权。
同时,医务人员薪酬结构缺乏规范,其中固定部分与可变部分的比例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意见,部分地区固定薪酬比例过高,造成了医务人员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而另一个问题则是医务人员价值普遍被低估。
尚红称,要公平、合理地体现医务人员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则是核心。她建议,根据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量等因素,完善公立医院编制配备标准,适当增加编制数量。另一方面要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与医疗行业特点相适宜的薪酬制度,大幅度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李蓉——
医生人力资源价值低廉
为了说明医疗领域价格结构的畸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处副处长李蓉委员举了两个高额费用的例子:髋关节置换术,住院8天,总费用50045.13元;心脏支架手术,住院9天,总费用78639.17元。其中,代表医护人员劳动的诊疗、手术和护理费3项总计分别占2.66%和1.25%,而材料费及化验费分别占了83.87%和93.49%。
李蓉指出,由于诊疗费、手术费可以报销,材料费不能报销,一方面导致个人承担的费用高,患者看病贵的感觉突出;另一方面,国家要花5年~11年培养一名专业医生,毕业后这名医生自己还要不断地学习、实践、提高,这样的人力资源劳动价值竟如此低廉,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李蓉说,目前我国医保付费方式是按项目付费,就单项收费标准来看不算高,但患者全程治疗下来,加上材料费、化验费、检查费、药费等,总费用并不低。由于许多价格与成本严重背离,医院只好追逐高利润项目,甚至叠加项目获得收入。
此外,要解决大医院慢性病人“压床”、康复期病人没有出口等问题,需要完善二级医院转型政策措施,设立康复院、护理院,而一级护理一天7元的收费标准则是医院不愿向康复医院转型的重要原因。
网言
魏丽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从价格体系上,让我们医生的劳动价值真正到位。大家有时候开玩笑说,又快出一个手术刀不如剃头刀了,一次好点的理发大概50块钱,可是一例阑尾炎手术只有155块钱,一个剖宫产只有1500块钱。这是国家价格明文规定的,这些都没有把医生实际的劳动、责任体现出来,这有待于改进。 ——摘编自中国网
刘兆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的价值判断很简单,就是解决患者的问题。这不太容易用有形的东西来判断。而医生的收入,则应该由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量两个方面来决定。
小恩大哥(网友)
医生还是应该先讲医德,用金钱去衡量医生价值,那就最好不要做医生了,别耽误了他人。——摘编自新浪微博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