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
2012年5月,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侯女士来到了东河区站北路上的名仕美容美发店。听说这里双眼皮手术做的不错,为了自己能够变得更美,侯女士决定做个小小地改变。
接待侯女士的是这家美容店老板,她热情地招呼着,并一再向侯女士保证:“没问题,你看过杨娜(化名)吧,她就是在我家做的。”
原本价格为1280元的手术费,由于是熟人推荐,老板收了侯女士1000元,并保证该手术可以保终身,还说用最好的缝合线。
“下午五点去的,聊了一会儿就开始给我做了。”没有精心地术前准备,也没有术前地太多沟通,只在侯女士的眼皮上注射了麻药后,手术就开始了。
手术过后的不久,侯女士的右眼开了线,老板为她做了重新的缝合。可又没过多久,左眼的线也开了。
侯女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开线,将会给她造成之后多大的痛苦。
“10月份这左眼就开了线,我再去补过之后就发现这只眼睛睁不开了。”当时,侯女士还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想着总会有办法恢复。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侯女士的左眼却怎么都不能再睁开了。经过多次协商,美容院老板答应带着侯女士去朝聚眼科医院做一次修复手术。时间已经是2012年的12月。
术后一个月,侯女士原本睁不开的左眼虽然可以睁开一条缝,但是这个缝却是太窄了。
“现在这个样子不仅让我心理上难以承受,就连正常的视力都受影响了。”身心俱疲的侯女士说完重重地叹了口气,重新戴上了先前的那副浓黑色墨镜。
维权路艰
侯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咨询了工商局,发现那家做手术的美容院并没有做过登记。而且在之后也了解到,为侯女士实施手术的美容院老板,本身并没有取得医师资格证。
经过消协的协调,美容院老板只愿意为侯女士支付2000元的治疗费。侯女士向卫生局咨询,但因其美容院并不是正规的、在登记的医疗结构,卫生局无法介入,侯女士只好作罢。
协商一直没有得到结果的侯女士,一纸诉状将美容院老板告上了法庭。东河区人民法院虽然受理了此案,但是由于美容院老板的不配合,法院将此案直接移送到了东河区分局。
经过对案件的认定,美容院老板属于非法行医。3月7日立案,东河区公安分局三中队的办案人员告知侯女士:找不到美容院老板本人,而且这是包头市第一起此类案件。
八级伤残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侯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多次前去北京就医。跑了多家美容整形医院,竟然没有一家愿意接受。侯女士的丈夫对记者说:“就有那么一位专家,告诉我们她这个样子即使接受再一次的手术后,恢复的情况仍旧不容乐观。”
专家介绍,根据亚洲人的骨骼及肌肉组织,在接受双眼皮手术时仅可以承受9毫米的切口。而侯女士的上眼睑却被割开了12毫米,比正常情况下多割了3毫米,正是由于不规范地操作,侯女士左眼上眼睑的一条负责抬升眼睑的肌肉不幸被损坏了,因此造成左眼上眼睑抬升困难。
侯女士拿出了一份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上面明确标注:比照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之规定,上述损伤已构成八级伤残。
侯女士在术后造成左眼腱膜后退性上睑下垂。
美容院实探
记者来到东河站北路名仕美容美发店——一幢路边的简易二楼。当时正值中午,店内并没有顾客,一位店员在得知记者来咨询美容业务时,她便跑到后面喊了一声:刘姐。
五分钟之后,一位打扮稍时髦但是却一脸憔悴的中年妇女从屋子后面走了出来。得知记者希望除皱后,只是一味地应付:“你还是去大一点的整形机构吧。”
记者进一步试探:“简单的双眼皮手术可以吗?”不料对方立马警觉起来,连忙说:“现在不做了。”
走出美容院后,记者就拨通了为侯女士手术的美容院老板电话,但是接听的并不是其本人。对方告诉记者:“刘姐去北京学习了,一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侯女士叹了口气,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对记者说:“本来就是个小手术,可谁知道这么倒霉的事让我碰上了。那次专家还和我说失败的概率仅仅是千分之一。”
起身,侯女士再次扶了扶那副浓黑色的墨镜。“我不知道,这墨镜要戴到什么时候。”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