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0例5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加压、环扎、放液等手段治疗。结果一次手术治愈率91.2%,总治愈率93,7%,术后增进视力94.5%。未愈原因:视网膜巨大裂孔、玻璃膜体增殖膜形成。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通过巩膜冷凝、环扎外加压手术治疗获得视网膜复位,改善视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避免玻璃体切割术。
[关健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冷凝;硅胶外加压或环扎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我科2004~2009年共50例54眼住院患者采用CO2巩膜冷凝与硅胶外加压手术治疗。手术封闭视网膜裂孔,促使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相贴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男35例,女15例,年龄16~72岁,2例人工晶体眼,1例无晶体眼,2例玻璃体切割术后,3例陈旧视网膜脱离,中老年患者达65%,高度近视35%,马蹄形裂孔最多,颞上象限最多,颞下次之,2象限者25例,3象限者17例,全脱离4例。浅脱离8例。
1.2 方法
寻找处理裂孔是最关键的步骤。术前双眼散瞳,经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前置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明确裂孔方向,绘制精确的视网膜脱离示意图。患者均在间接眼底镜下进行CO2冷凝,一见视网膜变白就终止。原则在裂孔周围行包围性冷凝,对巨大裂孔沿边缘冷凝,冷凝时注意保护周围组织。用有保护套的冷凝头,仅冷凝手术所需要的部分,避免过度压眼球。根据不同裂孔和玻璃情况,采取巩膜外加压或环扎术。术中手术嵴的高度在眼底镜观察约为2~4D。环扎带长度60~70mm。对于裂孔分布在1~2象限,玻璃体视网膜无变性者给硅胶局部外加压29例。对于多发性裂孔、视网膜周边部名显变性、视网膜牵拉者给予环扎18例。对巨大裂孔玻璃体变性者实施巩膜硅胶外加压+环扎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惰性气体7例。52例视网膜下放液。
1.3 治疗效果
治愈: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好转:视网膜大部分复位,裂孔封闭,残留少量视网膜下积液。失败:裂孔未封闭,视网膜未复位。
2 结果
出院时50例视力明显提高,大部分患者出院后视力继续恢复。最好矫正视力1.0,其中3例黄斑区视网膜脱离。入院视力光感,术后为指数/20mm,6个月后视力恢复0.06。术后视力恢复0.1~0.3者3例,术后视力未提高3例,巨大裂孔1例,玻璃体增殖1例,黄斑裂孔患者没坚持卧位1例。1例患者术后2d发现扣带综合征,视力:手动/眼前,眼压:T+2,松解环扎带并激素治疗后视力恢复0.25。
3 讨论
巩膜冷凝外加压联合环扎术目前仍然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一种较好方法。术前查找裂孔是手术成败的关键[1]。冷凝裂孔时要充分恰当,过度冷凝可诱发玻璃体增生病变[2]。裂孔要置于巩膜嵴上,使裂孔与巩膜嵴紧密贴附而不漏液。对于巨大裂孔无条件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可行巩膜冷凝环扎同时给予玻璃体腔注气,气体容积效应推挤玻璃体而使裂孔和加压嵴进一步贴进。随着现代玻璃体手术的广泛展开及技术成熟,玻璃体手术适应症日益扩大,但相对玻璃手术,巩膜扣带术手术简单,术中损伤少,术后恢复快。应当根据病例首选手术量小且可能一次成功、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花费少的术式[3]。手术失败后可再行玻璃体切割术。本组50例54眼手术治疗说明巩膜冷凝外加压+环扎术治疗没有明显玻璃体增殖,裂孔靠前的视网膜脱离是可行的,尤其是视网膜脱离时间较短的病例,提高视力较明显。总而言之大多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没有明显玻璃体增殖者,可以首选实行巩膜外加压联合环扎术。而且要尽早手术,使视网膜复位以便改善视功能,减少因长期脱离而导致的白内障、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薄倪,聂爱光,廖再华.406例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1981,17(2):76-79.
[2] 柯灿明,傅智伏,廖建忠,等.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临床应用28例[J].眼科新进展,2006,26(11):879.
[3] 惠延年(译).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治疗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7-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