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是每个医务人员完成医学基础教育后,进入的一种终生的医学教育阶段,它贯穿医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如何使医务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断满足社会需要,推动医学事业发展,同时又能使每位医务人员不断吸取多方面营养,不断架构自己新知识与技术体系,实现其人生价值,是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要使继续医学教育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等方面不断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
1继续医学教育观念创新
继续医学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增减,而应是教育观念上的重新定位。要将培养观念从继承型向能力型、从单一技术型向跨学科复合型、从单纯技术型向提高人文素质型转变,培养融创新能力、医学技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务人员,是继续医学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1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针对于传统教育而言,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昨天教育价值观”。强调历史知识遗产的继承,科学技术成果的系统传授,自然界普遍规律的掌握。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如果要不断推动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才不单单是历史文明成果的继承、传授及普遍规律的掌握。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能够凭借自身能力,不断地创新,能主动积极地丰富和超越历史和现实,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创新人才[1].因此培养医务人员的创新能力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1.2培养复合型人才
继续医学教育应建立大教育观,培养复合型人才。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能只拘泥于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更不能要求所学知识“专业对口”。医学科学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多门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不但能促进相互发展,而且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将刺激产生知识的质变,从而导致新理论、新体系或新学科的诞生。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应改变单一技术的培养观念,注重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加速交叉科学发展。
1.3提高人文素质
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同样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医学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充分说明,现代医学中渗透着人文关怀,而医学也围绕人文价值去实现医学价值。同样只有将高尚的人文精神不断注入医学科学中,医学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正面效应。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的理想整合,才能形成现代医学的完整结构,也才能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2].因此培养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同样是继学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2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创新
继续教育观念的创新,必将带来内容不断创新。继续医学教育培养观念的创新,决定了它的目标将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这就意味着其教育内容应更加宽泛,不只局限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应着眼于医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跟进医学发展的各方面要求。除技术领域的要求外,医务人员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以适应社会、体现其人生价值。
2.1着眼于整体素质的培养
整体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1)着眼于医学创新人才特性培养[3].一是培养智力能力,既提高医学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掌握运用科学方法论及相关技术的创新能力。二是培养探索未知医学领域强烈欲望的兴趣。三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特征,既逻辑推理、思想联想、问题求解及自由联想。四是培养自尊自信的人格特性。
(2)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医学的对象是人,也可以说医学也是“人学”。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性很强的人。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可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这就决定了医务人员应该具备宽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但目前从事临床实践的医务工作者,所受教育大多数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对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十分淡化。因此为了适应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化,继续医学教育需给医务人员补上人文教育这一课。
(3)重视医德教育。首先,医务人员要有为人类健康献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对医学科学的奉献精神和执着追求。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医务人员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他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养直接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依法行医、文明行医也是现代社会对医务人员角色的要求。长久以来,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点,继续医学教育应将医德教育包括其中。
2.2学习多学科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相互渗透愈来愈深,不同知识、思想、方法联结和融合在一起,相互借鉴和移植,可逐渐形成许多交叉新兴学科。因此,医学发展与其它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继续医学教育要学习、介绍其它学科及相关科学知识,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促进新学科的产生。
2.3提倡有选择性学习
选择性是指每位医务人员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时,对知识结构的选择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及个体创新能力发展方向的选择性。学习者在建立基于个人知识背景基础上,围绕个人需求来制定学习计划,有选择地进行个别化学习[4].现行传统的以系统的课堂集中学习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医务人员的个别化学习需要。而对学习者个人而言,信息时代新知识显现的特征,要求医务人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求新欲,只有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3继续医学教育手段和方法创新
继续医学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教育内容的增加和不断发展,对继续医学教育手段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为继续医学教育手段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1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5]
继续医学教育不同于在校学习那么整齐化一。有内容广泛、专业对象各异、教育层次不同等特点,应寻求多样的、高效的实施方法。教育技术可以为这个目标提供可靠手段和技术保证。
目前,教育技术在我国正处于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阶段。其职能在扩展,技术品种不断增加,如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高清晰度显示技术等组成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大家族,制造出了电视教材、多媒体教材、虚拟现实教材、网络教材等名目繁多的电子教材。
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综合运用这些电子教材,可以活跃教学的情境,激励医务人员的学习动力。在电教教材的应用上也很灵活,可以集体学习观看,也可以根据各人需要自行选择学习研究,学习的场地可以任意选择。以上这些鲜明的特点,使教育技术在继续医学教育中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3.2使受教育者由被动变为主动
继续医学教育方法创新的另一个特点,是使受教育者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在传统教育中,教育信息的发出者主要是教师。而我们提倡的教育方法,教师不再起权威的知识源泉的作用,而更主要的是起着信息编码、选择和发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和受教育者的接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创设环境和解惑的作用,不是完整地、系统地直接向受教育者传递教学信息的角色。受教育者除了从教师处获取信息外,还可通过书本、音像制品、网络等其他教育者(信息源)处获取信息[6].使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有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时间、知识水平、爱好寻找所需的信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并且可以继续追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相关信息。知识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教育者决定,而是应该由受教育者自己决定。
3.3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开放式教育主要依托远程来实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征一是具有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它与传统教育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这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条件,帮助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扩展知识、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二是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搭建平台,给医学人才展露园地,还可开展学科间的互动,信息间的交流。同时为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提供良好的环境。网络信息时代的终身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