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药学 → 临床研究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丝裂霉素C术前、术后给药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血管生成

http://www.cnophol.com 2014-7-25 15:02:07 中华眼科在线

  翼状胬肉临床常见,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术后复发临床常见〔1〕。有研究显示血管形成能提供营养,促进纤维组织增生,对翼状胬肉的复发起重要促进作用〔2〕。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肿瘤药物,能抑制RNA、DNA和蛋白合成,其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也较多〔3〕。本实验关注丝裂霉素C术前、术后不同给药方式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眼科住院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50例(150眼),其中男98例,女52例,年龄39~71(平均54.2)岁。其中复发1次54例,复发2次59例,复发3次及以上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其中男53例,女32例;对照组65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二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复发次数等因素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均符合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且均取得患者同意。排除不配合的患者;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眼征等。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首先于翼状胬肉颈部局注射丝裂霉素C 0.1 ml (0.4 mg/ml),注射药物后4~6 w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结膜囊滴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倍诺喜)0.4%液局麻,开睑器开睑;2% 利多卡因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麻醉;距角膜缘1 mm处,用显微剪剪开结膜和结膜下组织,离断胬肉体部和头部;用圆刀片和镊子剥离切除胬肉头部,再用显微剪和镊子分离剪除离断体部结膜下组织和Tenons囊,暴露巩膜,不需缝合游离结膜;术毕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眼膏)涂眼,纱布覆盖〔4,5〕。对照组术后用0.04%丝裂霉素C局部滴眼,每天3次,连用2 w。

  1.3 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CD34标记的血管表达方法

  CD34蛋白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检测,依操作说明进行,严格质控。

  1.4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分为4个等级,治愈:翼状胬肉完全消退,无充血,无残膜遗留,角膜透明,观察半年无复发。显效:翼状胬肉体积缩小,头部后退或胬肉萎缩变薄不充血,表面光滑,其如薄膜状或头部自行脱落者。有效:翼状胬肉萎缩呈灰白色,粗大而扩张的血管中断或变细,凸起的头部变薄,生长终止者;无效:治疗前后翼状胬肉大小、充血程度无变化或翼状胬肉继续增长者。

  1.5 血管密度的判断方法

  低倍镜下每张切片中选择10个血管密度最高的区域,然后在高倍镜下计算每个区域的微血管数目,其平均值即为血管密度。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t或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术后半年随访患者,观察组治愈42例,显效36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3例;观察组的显效率(91.7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χ2=5.414 1,P=0.020 0)。

  2.2 两组CD34标记的血管密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密度(10.03±3.64)明显低于对照组(16.86±3.08)(t=6.97,P=0.003 1)。

  3 讨 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表现为是睑裂部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侵袭生长,向角膜表面侵入。一般认为翼状肾肉的发生与外源性环境因素刺激有关。翼状胬肉头部较肥厚,且侵入角膜表面,并向角膜中央发展,对眼表结构和功能影响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散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感,影响美容和生活质量〔6〕。翼状胬肉病理学改变主要为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和胶原纤维变性,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化是翼状胬肉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研究显示,翼状胬肉自身的血管形成是复发的重要因素。CD34存在于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它能通过抗体与相应的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增加内皮细胞的化学趋向性,促进血管内皮的分裂,促进新生血管形和毛细血管出芽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可以促进CD34阳性的血管形成,与翼状胬肉的发展、侵袭及术后复发关系密切〔7〕。本实验结果提示术前应用丝裂酶素C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有研究认为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的创面比眼表环境受损造成的创面更为严重,从而产生大量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果微环境不改变,这些因子就会导致干细胞的转化,并渗透到眼表,而更严重的是,没有切除干净的转化细胞会更激化这一过程,复发速度会更快〔8〕。而手术前应用丝裂酶素C,对控制这一环节可以具有重要意义。CD34阳性的血管形成,可能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诱导产生的,而且在在血管生成素2的参与下,形成结节状或锥体状血管芽,进而使单个血管芽生长变形形成血管腔〔9〕。

  【参考文献】

  1 Latypova EA.To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pterygium〔J〕.Vestn Oftalmol,2009;125(6):347.

  2 徐永根,陈 伟,朱慧娟,等.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与术后应用丝裂酶素C的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3):3279.

  3 程 瑜,钟一声,沈 玺.翼状胬肉术中使用丝裂霉素降低复发率〔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1):12913.

  4 陈 琳,牟 莉,李明新.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2113.

  5 李永平,朱 哲,张文忻.翼状胬肉组织中血管拟态的初步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8725.

  6 Fallah MR,Khosravi K,Hashemian MN,et al.Efficacy of topical bevacizumab for inhibiting growth of impending recurrent pterygium〔J〕.Curr Eye Res,2010;35(1):1722.

  7 颜美荣,李正贤,刘庚勋,等.FVIIIRag、VEGF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11):12646.

  8 郭 涛,柳 林.翼状胬肉组织中CD34、AC133、STRO1、CKIT的表达〔J〕.眼科研究,2010;28(2):1578.

  9 李明渊,唐仁泓.HIF1与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J〕.眼科研究,2009;27(3):2147.

(来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复发性翼状胬肉,丝裂霉素C,CD34,血管,手术治疗)的信息
      热门图文

    有了泡泡眼该怎么办?

    彩妆搭配墨镜有准则 乱

    女神自拍丽器你造吗 猫

    你会选择合适的太阳镜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39健康网眼病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医脉通眼科新浪厦门健康合肥爱尔眼科一心医药集团重庆桐君阁中国近视网39五官科
    爱尔英智眼科康华眼科网久久眼科网阿里医药眼科网山水画泉州新视力眼科武汉普瑞眼科眼科疾病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武汉五景药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