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挂着白布、白花,数十人披麻戴孝扯着“还我亲人”的横幅,堵住医院大门……这就是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秩序的“医闹”。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等七类行为将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5月4日,卫生部又发出紧急通知: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这些措施,对解开“医闹”的死结——医患矛盾有何积极意义?紧张的医患关系又该如何缓解?本组报道将层层展开剖析。
几个月前,鼎城区宋某突发疾病,被送往市城区一家医院救治。当晚病情加重,经过1个多小时抢救,最终死亡。没多久,宋某的10多名家属来到医院,情绪激动地围住主治医生,要求对死因作出解释。在医生解释的过程中,家属的情绪非常激动,几度对医生动手。第二天早晨,家属将尸体抬到医院大门口,并纠集摩托车堵门。医院迅速通知警方,在警方的劝说下,家属暂时将尸体抬了回去。后来,公安、卫生部门,以及患者所在地方政府代表、院方代表等一起给家属做工作,分析妨碍医院秩序的利弊关系,解释宋某当时的病情,风波最后得以平息。
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生“医闹”事件17243起,比5年前多了近7000起。在我市,类似文章开头的“医闹”事件,也在各级医疗机构时有发生。
今年3月,一名患者在我市某乡镇卫生院死亡,家属带领几十名群众拉着横幅堵住医院大门,要求医院赔偿。部分人在医生办公室打砸后,将医务人员拖到外面强制其赔礼道歉。第二天,参与“医闹”的人数更多,甚至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记者从市卫生局医政科了解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医疗纠纷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舆论的焦点、稳定的难点,更成为困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顽症。
最近几年,我市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由其引发的“医闹”事件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和医院正常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快速解决医疗纠纷,减少“医闹”事件发生,我市很多医院都设立了专门的科室,由专人负责处理医疗纠纷。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负责人褚世金认为,任何医疗纠纷的处理,都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他承认,“科里80%的精力都用来处理医疗纠纷。”市第一中医院医疗安全办负责人邹建军有着丰富的医疗纠纷处理经验:“我们接到患者的投诉后先是受理,再展开调查,然后进行医患协商,如果协商不下来就建议对方进行司法鉴定或者行政干预。在医疗投诉的处理中,因为医患双方对事件的认识不同,在患方拒绝第三方认证的情况下,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争执。部分案件因为有社会人员的参与,导致事件失控,患方多采取闹、堵、砸等过激手段,就形成了‘医闹’。”
记者了解到,在医疗纠纷中,患者死亡后发生“医闹”的频率更高。一位医生无奈地感叹:“现在的医院死不得人!一些患者家属明知医院没有责任,却抱着闹一闹多少让院方赔点钱的心态,令人气愤。”极少数医院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出于种种无奈,很多时候不得不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医闹”的背后,还滋生出一个利益团体——“职业医闹”。“职业医闹”的出现,激发了医患双方的矛盾,增加了“医闹”发生的频率。在电视剧《心术》中,我们看到“职业医闹”平时活跃在医院里,打听医疗纠纷信息,并劝说患者家属向医院索要赔偿,从中获取一定的报酬。很多起初并不想“医闹”的患者或家属,就是在“职业医闹”的挑拨和劝说下,成为“医闹”的。
一位医院保安告诉记者,“职业医闹”一般躲在幕后,或者以亲属、朋友的身份出现,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的身份,却很难找到证据。在市妇幼保健院发生的几次“医闹”中,一位老太太公然打滚哭闹,每次都来哭她所谓的“孙儿”,而这些“孙儿”患者和她根本就毫无瓜葛。医务科工作人员多次和这位“职业演员”打交道,觉得既好气又好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