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能否帮助公立医院改革驱散迷雾,进而促成新医改强渡改革的深水区?日前,有关方面人士指出,今年的医改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财政保障可持续的目标。
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要任务。
日前,有关方面人士强调,“医改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央有要求,社会有期待,任务繁重、复杂而又艰巨,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取得突破。”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这位高层权威人士分析说,今年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医改规划的决战之年,因此,今年的医改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突破;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办医;三是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四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五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这五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其中,医疗改革是根本,它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公立医院改革。”这位人士说,今年要今年要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头戏,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系等方面的系统改革。
具体而言,该有关方面人士指出,当前深化医改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要按中央要求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科学界定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社会事业的改革,实质是要解决供给和需求这对矛盾。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优质资源供给短缺和刚性需求增长。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科学界定“基本”和“非基本”的关系。对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应该承担;对非基本公共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政府要发挥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加强监管的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发挥市场机制。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必须坚持公益性,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落实政府办医的职责,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又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医药卫生事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第二,注重顶层设计,推动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对医改来讲,就是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这三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医疗是根本,医保是基础,医药是关键。随着医改的深化,如果仅仅单项推进改革,就很可能形成改革的“孤岛”或“洼地”,甚至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将会大大影响改革的成效。所以深入推进医改,必须统筹考虑这三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使各项改革措施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确保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财政保障可持续的目标。
第三,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卫生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医改,也要把卫生事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建立科学的、配套的体制机制,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
首先要坚持以投入促改革、以投入换机制,切实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多年来,我国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为改革创造良好基础和条件;但投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展,还要通过投入换来机制,通过机制建设创造改革红利。
其次要健全网络化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事薪酬制度。要充分发挥医保和价格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有序就医。
最后要加快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按照事业单位改革去行政化的要求,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公立医院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对于一些试点地区实行的薪酬制度改革,把院长变为政府在医院的代理人的情况,可以参照国外一些做法,比如设立由政府人员、患者代表、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董事局等,共同对院长进行监督。
第四,合理规划布局医疗卫生资源,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优质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集中,农村和城市新区、郊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布局不科学,大医院规模不断扩张,造成对基层医疗资源、医疗人才、患者的“虹吸”效应,进而加剧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可以说,如果中国不建立分级诊疗,那么中国的医疗改革就不可持续。
另外,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谱变化,也对医疗卫生资源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布局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的效果。
第五,加快建立卫生事业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建设好人才队伍是加快医改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在临床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医师培养方面,高等医学专科院校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实际需求脱节,实践教学被弱化,毕业的学生不能马上从事医疗工作;在医师使用方面,受“单位人”的身份制约,医师多点执业难度较大,医疗卫生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在人才评价方面,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考核制度还未建立,难以充分发挥医生积极性。要认真总结试点地区用年薪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做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让经验做法可持续、可推广。
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如果说医改的主体是医院,那么主力军就是医务人员,没有医务人员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医改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就难以真正推进。因此,有关部门需要研究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的问题,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使他们能够安心从医、有尊严地从医。对杀医、伤医的犯罪行为,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打击,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与此同时,医务人员也要自觉加强职业修养,做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在强调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形成攻坚克难的合力时,该有关方面人士说,“对深化医改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敢于冲破条条框框,勇于克服各种利益的掣肘,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持续不断地把医改推向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