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历史的2014年,是医改真正走出徘徊,进入了顶层设计制定后紧张施工的一年,如何评价2014年的医改工作?具体可用三个并举来概括。
一、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廓清医改的认识迷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将多年来沿用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改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新提法,为包括医改在内的整个改革大业建立了一个理论逻辑链条的始发点,不仅对经济体制改革,对包括医改在内的其它领域改革也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回顾医改进程,一个长期以来曾严重存在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对立起来,不是努力使之互相配合、形成活力,反而将其视为互不兼容和“掰腕子”的关系。在医改实践中的左右摇摆行为和市场与政府这“两只手”“双失灵”的现象,均无不与这种错误认识有关。正是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这一重要理论基点出发,我们才得以在医改领域中廓清认识迷雾,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发挥“市场之手”在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用一句朴实的话来形容,就是“一年干了几年的活”。与此同时,年内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在健全医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其成效正日益显现。
二、标本兼治为公立医院改革开路
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个时期以来这个领域的改革长期徘徊不前的症结在哪?就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远远没有到位!但在现实语境中,大家却习惯于拿医院说事,在实际操作中更是脑袋有病治屁股,只热衷于催促医院在极有限的操作空间内做一些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小动作,岂非茶杯里的风暴?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在对政府进行限权和促使政府放权的工作中紧锣密鼓,好戏连台,这才是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在内的诸多领域改革的治本之举!这才是清除公立医院改革道路上拦路虎的釜底抽薪之举!在治标方面,围绕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加强药品管理、改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当然,将“先行试点、全面推广”变成“试而不推”,将“摸着石头过河”变成“摸而不过”的现象,在诸多地方依然严重存在,这是今后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
三、“盘活存量”与“激活增量”并举
从盘活存量角度来说,年内最大的亮点是在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方面开始破冰。将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这可谓石破天惊之举。这一举措昭示,促进医生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的转变,已然被纳入整个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战略层面。在这一要求的推动下,不仅从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文件,北京、浙江等地更是积极探索,相继推出力度颇大的改革动作。当然,由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到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由允许多点执业到允许自由执业,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过程既无法回避更无法逾越,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别无他途。从激活增量角度来看,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其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年前的社会预期,且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新常态。当然新常态需要新观念、新思维,目前某些地方“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但已经无法使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的趋势发生逆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然,多种思潮和观念的交锋、多个利益群体的博弈将依然存在,医改还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