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放液的SF6气体手术
对于巨大视网膜裂孔,用不放液的海绵或球囊垫压术是不适合的,因裂孔区长的环形垫压物会引起眼球的收缩以及放射状视网膜皱褶,导致巨大裂孔后缘漏水。1970年,Norton[19]和Lincoff[20]第一次将放液的SF6气体手术应用于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复位后,用冷凝或光凝来凝固裂孔边缘,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率随着气体手术的应用提高了。
6不放液的膨胀气体手术
自1974年起, Kreissig [21]开始研究不放液的膨胀气体手术,用于治疗后部裂孔或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不放液原则第一次转换到眼内气体手术。为达到有效的顶压,使视网膜裂孔愈合,需用膨胀较大的气体,且需要在眼内的停留时间较长,术后PVR显著提高,故这种不放液的膨胀气体手术仅用于后部裂孔或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7不放液的球囊-气体手术
1984年, Kreissig[22] 利用球囊-气体手术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表麻下,将球囊插入球旁间隙,2h后,向玻璃体内注入膨胀较小、在眼内停留较短的气体,减少了膨胀性气体在眼内需要停留的时间,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减少。这种不放液的球囊-气体手术代表最小量眼内手术,有较好的视网膜复位率,但是仍有一定量的手术后PVR发生率。
8玻璃体切除术
合并C级或D级PVR的,包括部分巨大裂孔、多发裂孔、后极部裂孔以及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单纯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时不易成功,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漏水裂孔上的牵拉和前后部玻璃体均被切除,可充分解除影响视网膜复位的牵拉因素,有效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实现视网膜的稳定复位。这种新的广泛的眼内手术,手术不再限于裂孔区,人们期望术后PVR、新裂孔、和再脱离发生的原因消除,但玻璃体切除术预期的目标并不总能获得,Lincoff[23]及小组在2005年的分类分析中,首次玻璃体切除术后PVR为5.3%,再手术率为13.3%。
近年来,微创外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个眼科新概念也应运而生,那就是微创玻璃体切割术(minimallyinvasivevitrectomy)。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应用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达到免缝合的要求,即所谓通过“微小创伤”进行的玻璃体切割手术。DeJuan E,2001年设计了一种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即25G(直径0.5mm)经结膜免缝合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VS)和系列的与之配套的手术器械,并于2002-10首次报道了他们应用该系统取得成功的初步经验。和传统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手术相比,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具有损伤小,手术后恢复快[24],倍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但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眼内操作的效率没有20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高,进行眼内复杂操作较困难,且目前一些配套器械还不完善,故手术适应证受到一定限制;有部分病例手术结束后有切口渗漏的情况,多见于高度近视巩膜壁较薄或2次手术有巩膜瘢痕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切口不易自行闭合,要慎做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