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过薄:理想角膜瓣130~180微米,<100微米视为薄瓣。主要原因术中失去负压,吸引环负压不足,刀片不锐利,因此不主张刀片的重复使用。处理:瓣复位,3月后再手术。上皮植入:临床上时有发生,特别好发在角膜上皮疏松、水肿、剥脱的病例中。上皮长入到角膜瓣下面。上皮植入范围较小,相对静止,对视力影响不明显时,可以暂时观察;如果上皮植入面积较大,生长迅速,影响视力者,应尽早处理。原则是处理干净植入上皮。通常应用机械刮除,冲洗;也有应用PTK或酒精去除植入上皮的报道。有复发倾向。眼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减少反应和复发。
四.角膜融解:是指角膜基质无菌性融解消失,是一种与全身疾病有关的免疫原性角膜病变。是LASIK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来自全国各地的LASIK后角膜融解20例(21眼)的病例进行全身系统检查,包括免疫学检查,胸片、肝/肾全、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抗SS-A(Ro)或抗SS-B(La)抗体、TSH、血沉。发现融解部位在角膜瓣边缘,下方多见,发病时间在术后2~5周。66.7%有手术中过度操作、上皮剥脱、薄瓣或术后上皮水肿、上皮植入增加角膜修复反应,加速角膜融解。65%与免疫性疾病并存。对系统性免疫疾病的高危人群行LASIK,增加了角膜融解发生的危险性。因此,术前系统检查、病史询问极为重要。治疗:积极寻找致病因素,掌握好治疗时机非常重要,特别是对LASIK术后的角膜融解,除局部处理外,全身系统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更为重要。局部或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严重者手术治疗。治疗:局部取出角膜瓣下异物,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FK506;根据发病时间和角膜情况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0.02%氟美童、0.1氟米龙;抗生素/角膜保护剂(爱丽、唯地息等);同时原发病治疗,个别行新鲜角膜瓣移植手术。患者全部治愈,病程23~45天,平均30天左右,留有程度不同的薄翳、斑翳和角膜散光。部分患者可导致视力下降。
五.继发性角膜膨隆:屈光性角膜手术后缓慢进行性角膜扩张,角膜中央前凸及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的角膜病变。分为亚临床型和临床型,按部位分为前部、后部或混合型圆锥角膜。按发展状态分为静止型、局限型。角膜地形图检查重要。对于角膜薄、屈光度深、圆锥角膜体质患者,注意手术安全量的保留,通常角膜厚度不小于410微米,角膜床厚度应大于250微米;同时应当注意角膜总厚度和角膜基质厚度比例。手术前角膜地形图或角膜前、后角膜表面的详细检查非常重要。
全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量的增加,是目前非感染性角膜疾病上升的原因之一。当然,LASIK术后的角膜感染也时有发生,发病急、症状重、严重影响视力,及时明确致病菌、正确的合理药物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因此,完善的术前检查、熟练的手术技巧、严格的无菌操作、合理的术后用药是避免严重角膜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