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1、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通常于50-60岁开始发病,女性较男性多2.5倍左右,双眼发病,但通常不对称。
临床特征:第一期,又称滴状角膜,角膜中央后表现为多个细小的、向前房突起的滴状赘疣;第二期:又称原发性角膜内皮失代偿期,为基质层与上皮层角膜水肿,上皮及上皮下小泡发展为大泡,基质层呈毛玻璃样混浊,可出现明显的后弹力层皱褶;第三期:结疤期,深浅层新生血管长入,大泡反复发作破裂形成瘢痕。
病理: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密度下降,平均细胞面积增大,变异系数增大,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
治疗:一期无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二期可局部应用高渗药物及消炎抗感染眼膏,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减轻疼痛并增加视力,晚期视力严重受损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2、后部多形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可以是先天性亦可以在幼年开始发病,双眼发病,但通常不对称,早期一般无症状,视力损害较轻。
临床特征:病变位于后弹力层,线性或簇状聚集性小疱、灰色混浊或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的宽带。虹膜异常包括虹膜前粘连和瞳孔移位,有时伴有角膜水肿,可见青光眼。
病理:后弹力层有梭形或结节状赘生物(PAS染色阳性)。
治疗:早期物症状且视力未受影响可以无需处理,若角膜水肿、混浊明显,影响视力严重,可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若继发青光眼,则需先行抗青光眼手术,待眼压降至正常后再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但往往预后不佳。
3、先天遗传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临床特征:角膜水肿和混浊。隐性和显性遗传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生时发病,病情稳定,无明显进展,眼球震颤常见,少有疼痛和畏光。全角膜水肿,角膜厚度增加,后弹力层增厚。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儿童时期发病,缓慢进展,无眼球震颤,常出现疼痛、流泪和畏光。角膜弥漫性水肿混浊,并有散在的灰色斑点。
病理:上皮细胞和基质纤维板层间有颗粒状物质沉着,后弹力层弥漫性增厚,内皮细胞内出现空泡。
治疗:早期局部可用高渗药物,严重者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但手术效果不甚理想。
原作者: 角膜眼表疾病专科 来 源: 角膜眼表疾病专科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