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治疗敏感菌所致的眼部感染,至今仍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如用于眼眶感染、眼内感染以及眼球穿通伤的全身治疗和预防(同时并用链霉素)。 肌内注射:40~80万单位/次,2~4次/日;100~1 000万单位/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青霉素G毒性很小,除局部刺激性外,最主要是过敏反应。 (1)局部刺激性 青霉素G水溶液有一定刺激性,肌内注射时引起局部疼痛、硬结。青霉素G钾盐的局部反应较钠盐重,但其产量比钠盐高,所以仍是主要制剂。钾盐忌作静脉推注,静脉滴注时亦需计算含钾量,并注意静脉滴注速度,以防血钾过高。用量较大或病人肾功能不全时,则应改用钠盐静脉滴注,以防高血钾症。 (2)过敏反应本品过敏反应率占各种药物过敏反应的首位,约占用药人数的l%~10%。而且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也最高。青霉素G过敏反应在任何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居多,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过敏反应大多发生于过去用过青霉素或经常与青霉素接触者。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者皆易发生,但也有初次用药即发生过敏,其中以局部用药的发生率最高。
青霉素本身、其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等均可成为半抗原。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霉噻唑蛋白,它是引起大多数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①过敏休克反应属I型过敏反应,其抗体是IgE。休克发生极快,有50%是在几秒钟到5min内发生,其余大约在20min内发生。主要症状: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呼吸道阻塞、循环衰竭症状(如冷汗、发绀、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②血清病样反应一般多发生于初次用青霉素的患者,在用药后7~12天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嗜酸性白细胞增加和血沉加速等。严重者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或喉头水肿,多数病人于停药后恢复。 ③其他过敏反应各种类型皮疹和接触性皮炎,其中严重者出现大疱性皮炎和剥脱性皮炎等,有引起死亡的可能。此外,个别病人发生肝功能损害、肝炎、甚至肝坏死。
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如下。a.认真掌握适应证,杜绝滥用。局部应用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应尽量避免。b.详细询问病人及家属有无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青霉素过敏史,如有上述情况,应慎用或不用。c.皮肤敏感试验对预测患者对青霉素有无过 敏,或减少过敏休克发生有一定价值。初次注射或3~7天未使用过青霉素的均需做皮肤过敏测试,阳性反应禁用。凡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不应做过敏试验。用药过程中调换另一批号时,应重做过敏试验。但皮试本身也偶可出现休克或甚至死亡。d.避免在过分饥饿情况下注射青霉素。注射后应观察患者30分钟。e.一旦发生过敏休克要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就地抢救。立刻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lml,同时输液,做人工呼吸,给升压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