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的早期常见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可导致一系列的眼部病理学改变,如角膜内皮混浊、虹膜周边前粘连、后粘连、并发白内障、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所以正确掌握处理浅前房的时间关系到青光眼手术的成败,现就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分别进行以下讨论。
3.1 伴引流过畅的浅前房 本组引流过畅占浅前房的70.4%(38/54)。其中36眼术式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即术中应用抗瘢痕药物及可松解缝线,术后见高滤过泡浅前房,眼压值4~12mmHg,通过常规综合保守治疗,34眼前房逐渐恢复,余4眼通过角膜前房穿刺口注入BSS液或透明质酸钠后逐渐恢复前房。分析此术式:(1)抗瘢痕药物可抑制房水生成;(2)抗瘢痕药物的应用可促进房水渗漏,所以术毕,应向前房内注入BSS液,检查巩膜瓣缘房水应缓缓渗漏,前房仍能保持则房水引流理想;若见房水立即大量漏出,前房明显变浅,则应加固巩膜瓣缝线以达到满意为止。
3.2 伴结膜瓣漏的浅前房 荧光素试验确定为结膜瓣漏所致浅前房,有时裂隙灯检查可见滤过区结膜有破孔或结膜对位不良。本组病例7眼,占浅前房的13.0%,经过常规综合处理,其中5例结膜愈合,前房恢复;2例经结膜修补术,得以恢复前房。分析此种情况,术中应严密缝合结膜瓣。
3.3 伴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浅前房 本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所致浅前房有5例笔者通过综合用药治疗,4例前房恢复,1例Ⅲ级无前房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重建术后恢复。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有学者认为与手术切口偏后使睫状体与巩膜突的附着发生分离、松解,房水进入脉络膜上腔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术前高眼压、高血压、老年、动脉硬化有关,术中眼球从高眼压突然降压,使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反射性扩张,加之老年人硬化的血管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代偿能力降低,血管内外压力不平衡,容易引起色素膜液体的漏出[1]。青光眼滤过术后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浅前房/无前房,选择何时手术治疗很重要,选择过早,对患者可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处理过晚,可造成长期无前房的一系列并发症。我们的经验:浅前房/无前房伴角膜内皮混浊时,浅/无前房Ⅱb及Ⅲ级无前房即使角膜与晶状体未接触,也应及时行前房成形手术;而对手术后眼压较低的Ⅰ/Ⅱa级前房在确诊为脉络膜脱离后,可以根据情况局部及全身综合用药,密切观察,有些患者恢复较慢,但眼部无明显反应时,一般可以观察2周在右。
3.4 伴恶性青光眼的浅前房 恶性青光眼其临床表现是浅前房/无前房和高眼压并存,在初期病理性恶性循环,未完全形成时积极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本组4眼恶性青光眼中2眼采取“白内障摘除+前段玻切+人工晶体植入+前房重建术(上级医院)”后前房恢复。
【参考文献】
1 莫杏君,蒋幼芹,黄振中.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实用眼科杂志,1994,4:142-143. 2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