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诊断,将本病分为缺血型(HR)与非缺血型(VSR)。由于两者的发展过程和预后差异较大,处理也不相同,因此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早期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特别对缺血型(HR)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激光光凝术极为重要,现对我院36例(3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随访观察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36例(36眼),CRVO患者进行了FFA检查,全部病例都来源于眼底病门诊。其中男12例(12眼),女24例(24眼)。视力:0.01~0.05者21眼,0.06~0.1者9眼,0.2~0.3者6眼。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24例(24眼),视网膜血管炎5例(5眼),7例(7眼)发病原因不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眼底病变者不在统计之内。年龄分析:35~64岁,平均46.5岁。发病距FFA检查时间最短者1周,最长者半 月。随访观察2~3个月进行第2次、第3次造影,共检查40例(40眼),能供分析的照片36例(36眼)。
1.2 方法 36例均采用托品卡胺快速散瞳,瞳孔直径扩大至7~8mm,在暗室内先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详细询问病史,凡发现以视乳头为中心眼底广泛出血的病例,初步诊断为CRVO。详细记录其病变形态,分布范围,然后用日本产TOPCON制TRC-WT50X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机进行眼底血管造影,先拍2张普通眼底照片,肘前静脉穿刺快速注射5%荧光素钠溶液5ml,在2~4s内注射完毕。注射5s后开始以标准闪光强度连续以每秒3张速度拍摄眼底照片,冲洗胶片进行读片分析。
2 结果
视网膜血管变化:(1)动脉:本组36例,早期与阻塞支伴随的动脉正常者7例(7眼),中晚期阻塞支伴随的动脉管径粗细不均,变细者29例(29眼),同时伴有分支小动脉闭塞呈白线状3例(3眼),伴有动、静脉交叉压迫者20例(20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者19例(19眼)。(2)静脉:本组36例(36眼)早期均有静脉迂曲、扩张,静脉管壁渗漏,其中20例(20眼)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变细,呈笔尖状;19例(19眼)管径粗细不均,血柱呈节段状,并见静脉断流现象,受压处荧光素渗漏呈现高荧光斑;晚期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呈白线状闭锁5例(5眼)。(3)毛细血管变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8例(8眼)属缺血型,早期均表现阻塞区毛细血管呈梯田状无灌注,随访3~6个月再次FFA在无灌注区内形成新生血管渗漏及出血。3眼黄斑囊样水肿呈花瓣样渗漏;3眼发生玻璃体积血继发视网膜脱离;2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眼属非缺血型FFA表现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4)视网膜出血形态:非缺血型,出血斑均表现圆块状,出血分布范围多见于视盘周围及后极部;缺血型均表现为以视盘为中心放射状出血,以后极部为主,出血常掩盖视盘。(5)视盘:36例(36眼)均有视盘水肿,视盘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渗漏荧光素。8例(8眼)缺血型,3例视盘有新生血管或微动脉瘤形成,2例视盘建立了侧枝循环。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