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玻璃体切除术后晶体变化的临床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8-18 13:35:25 中华眼科在线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①1988~1992年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巩膜扣带术,眼内注气(SF6或C3F8)联合或未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病例,分为玻璃体切除组和非玻璃体切除组(对照组)。②除外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前PVR、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及合并玻璃体出血的病例。③除外手术失败,硅油眼内充填或需再手术的病例。④年龄低于65岁。⑤均为有晶体眼,且手术时晶体透明。⑥随访时间在12个月以上。
  1.2 一般情况
  玻璃体切除组共68例72只眼,男性42例,女性26例,4例双眼,手术时平均年龄42.7岁(22~65岁)。非玻璃体切除组共46例47只眼,男性19例,女性27例,1例双眼,手术时平均年龄46.1岁(24~65岁)。玻璃体切除组31例记录了术眼屈光度,超过-6.00D者10例(32.3%)。非玻璃体切除组24例记录了术眼屈光度,超过-6.00D者6例(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手术情况
  两组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均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裂孔,经巩膜引流视网膜下液,硅胶外加压或环扎,玻璃体腔注入SF6或C3F8,玻璃体切除为经典的睫状体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组57只眼注入气体量为0.5~2.4ml,平均1.4ml,非玻璃体切除组注入气体量为0.4~2.0ml,平均1.2ml。两组注气量相近,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 临床观察和随访
  记录病人年龄、手术前后的屈光状态、视力、晶体情况(裂隙灯显微镜所见),视网膜脱离类型及裂孔类型、数目、PVR、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解剖和功能结果及对侧眼晶体、眼底情况。晶体混浊分为核硬化、前囊下混浊、后囊下混浊。玻璃体切除组随访12~58个月,平均17.8个月,其中26例超过24个月。非玻璃体切除术后随访12~49个月,平均18.6个月,其中13例超过24个月。

  2 结果

  2.1 核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玻璃体切除组仅4只眼发生(5.6%),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玻璃体切除组中核硬化发生率与随访期限有关,随访12个月时发生率为18%,24个月则为65.4%,同时核硬化程度也随时间延长而加重。核硬化的发生与手术时年龄有关,核硬化多发生在年龄大的患者中,发生核硬化的病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50岁,而无核硬化的病例中手术时平均年龄为36岁。
  2.2 玻璃体切除组中3只眼术后发生前囊下混浊(4%),非玻璃体切除组为1只眼(2.1%),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囊下混浊似乎与玻璃体切除术无关。
  2.3 玻璃体切除组中16只眼术后发生后囊下混浊(34%),其中4只眼为暂时性混浊,12只眼为不可逆性混浊,非玻璃体切除组中仅2只眼发生(4.2%),1只眼为暂时性混浊且2只眼均为高度近视眼,玻璃体液化,注入SF6量为2.0ml,其中1例对侧眼晶体有同样改变。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后囊下混浊的发生率与随访时间无明显相关性,12个月时发生率为31.6%,24个月以内为35.7%,超过24个月为38.5%,但混浊程度逐渐加重。
 
  3 讨论

  随着玻璃体切除手术技术的广泛开展,术后晶体改变日益被人们重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和黄斑前膜[2~5]的玻璃体切除术后晶体变化的发生和发展已有详细的观察和报道。本文主要目的是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联合和未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其术后晶体混浊的发生与发展情况,我们排除了外伤,屈光状态,玻璃体出血,严重前PVR、再次手术、硅油等因素的影响。经1年以上随访,比较两组发现核硬化的形成与玻璃体切除术有关,玻璃体切除组与非玻璃体切除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黄斑前膜玻璃体切除术后核硬化发生率为12.5%[4]~68%[5],发生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增高[2,3,5]。本组亦证明此点,玻璃体切除组中随访12个月发生率为18%,24个月以内为42.5%,超过24个月为65.4%。核硬化的发生与手术时年龄有关[1,3,5]。玻璃体切除组中无核硬化的病例平均年龄为36岁,而发生核硬化的为50岁。术中气体的应用对核硬化的发生的影响也作了观察,2组注射气体种类相同,体积相近,但玻璃体切除组核硬化明显多于非玻璃体切除组,可能与非玻璃体切除眼晶体后玻璃体凝胶的存在避免了气体与晶体直接接触有关[6],而并非气体与核硬化的发生完全无关,Chang[6]报告一组膨胀气体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病例中,有晶体眼50%发生晶体混浊,其中一半为核硬化,另一半为后囊下混浊。核硬化的确切原因尚不明,与眼内灌注液、气体、手术时间长、眼内照明和显微镜光照射使眼内温度增加等影响晶体代谢或光直接损伤晶体可能有关[1~3]。

  后囊下混浊与玻璃体切除术有关,玻璃体切除组34%发生,而非玻璃体切除组仅4.2%,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其发生率与随访时间无明显相关性,但程度逐渐加重。玻璃体切除术后后囊下混浊与术中机械刺激、灌注液、气体与晶体接触影响晶体代谢、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2,3]。非玻璃体切除组后囊下混浊很少发生,只能说明气体在液化的玻璃体腔内不能避免与晶体接触,证明气体是后囊下混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气体种类、气体体积超过玻璃体腔一半有关[1]。

  因此玻璃体切除术后晶体混浊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注意选择气体种类、注射量、术后体位的同时,应严格掌握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

  4 参考文献
  1 Novak MA,Rice TA,Michels RG,et al.The crystalline lens after vitrectomy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Ophthalmology,1984;91:1480
  2 De Bustros S.Thompson JT,Michels RG,et al.Nuclear sclerosis after vitrectomy for id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s.Am J Ophthalmol,1988;105:160
  3 Cherfan GM,Michels RG,De Bustros S,et al.Nuclear sclerotic cataract after vitrectomy for 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s causing macular pucker.Am J ophthalmol,1991;111:434
  4 Margherio RR,Cox MS Jr,Trese MT,et al.Removal of epimacular membranes.Ophthalmology,1985;92:1075
  5 Poliner LS,Olk RJ,Grand MG,et al.Predictive variables in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emacular fibroplasia.Arch Ophthalmol,1988;106:761
  6 Chang S,Lincoff H,Coleman J,et al.Perfluorocarbon gases in vitreous surgrey. Ophthlmology,1985;92:651
(1996-01-09收稿)

 

上一页  [1] [2] 

(来源:眼科 1998年第3期第8卷 临床研究)(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脱离,晶体)的信息
  热门图文

奥运月5大超人气媚妆

最适合看奥运的眼镜时

时尚MM配镜百搭技巧

火辣热烈的奥运加油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