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药学 >> 临床研究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荧光素钠用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8-8-19 16:04:22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观察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方法  20%荧光素钠快速静脉推注(肘前静脉)后边拍照检查边观察患者的反应。 结果  造影560例,17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总数3.04%。 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检查技术。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变的常用检查技术。此项检查能直接反映活体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均有很大帮助。现将我院1998年6月以来所做的560例荧光血管造影出现的17例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施FFA患者560例,其中男368例,女192例;年龄16~65岁;所有受检者经检查均无严重肝、肾疾患,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均以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1.2 治疗方法 采用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0%荧光素钠(规格3ml/支)。FFA前30min口服扑尔敏8mg。首先,以1%荧光素钠稀释液5ml于肘前静脉缓慢注射,观察15~20min,无过敏反应,则将20%荧光素钠3ml于5s内(2~4s)迅速推注完毕,之后边拍照检查边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
    
  2 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 (略)
    
  3 讨论
    
  荧光素钠进入体内不被人体吸收,不参与机体代谢,毒性微小,人体对其有很好的耐受性。但有关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出现不良反应时有报道。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但多为一过性,很快即消失;还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如舌唇感觉异常、荨麻疹等,另有报道 别患者出现哮喘、过敏性休克等。
   
  本组出现恶心9例,发生于快速静脉推注时,为一过性,深呼吸后好转;2例出现头晕,亦为短时性;3例荨麻疹,其中1例出现于注药后30min,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注后好转,皮疹消退,2例出现晚期皮疹,未做特殊处理,自行消退;1例虚脱(心慌、冷汗、面色苍白),立即平卧,查生命体征正常,数分钟后好转。追问患者刚下夜班且术晨未进食,嘱其休息并进食,1h后FFA顺利完成。
   
  本组不良反应均发生在造影剂静脉推注后,之前的过敏试验均为阴性。Stein曾报道3例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有严重反应的病人,他们均为过敏体质,有过敏史。但做荧光素钠划痕试验、皮内试验及凝集试验均为阴性。说明事先做过敏试验并不能预知注射后反应。Theodore等也认为荧光素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很少。La Piana等观察,注射荧光素钠后并不能在血液中找到相应的抗体 [1] 。因此,机体对荧光素钠的反应究竟是否为过敏反应尚无定论。Hayreh认为,接受荧光素钠注射者出现血管舒缩反应是不罕见的,特别是青年人, 和荧光素钠完全无关。许多出现昏倒、低血压的患者,即使只用针头单纯穿刺也会发生,显然这并非荧光素钠的作用。又如对疾病刺激高度敏感的人会出现心律不齐,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我科自1996年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来,要求患者无严重肝、肾疾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求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造影当日晨进食(造影均安排在上午),术前30min口服扑尔敏8mg,造影前对患者多做细致解释工作,这样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造影室内常备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械,以防万一。
     
  参考文献
    
  1 梁树今,廖菊生,高育英,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释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8. 

(来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的信息
  热门图文

4步打造浪漫娇柔妆

奥运月5大超人气媚妆

最适合看奥运的眼镜时

时尚MM配镜百搭技巧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