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31例(眼)角膜透明异物的正确认识,准确的诊断与及时的治疗。方法 自2003年5月~2005年4月笔者所接诊的角膜透明异物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地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判断,黏附于(隆起高于)角膜上皮表面,边界清楚的不规则膜状物,即在0.4%倍诺喜表面麻醉2次后,经裂隙灯显微镜下异物取出术;术后点抗生素眼水,合并较重角膜炎者给予球注庆大霉素2万u。结果 经确诊的31例(眼)角膜透明异物,均一次性异物取出治愈。有5例合并较重角膜炎患者给予了球注抗生素;在确诊治疗前误诊为角膜炎者4例(眼),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者3例(眼)。结论 角膜透明异物有着隐蔽性特征,必须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仔细检查,准确判断,及时正确的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关键词】 角膜;透明异物;检查;治疗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但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角膜透明异物临床少见,且自觉症状轻,又无外伤异物史,更易被人们所忽视,即使就诊也容易被临床医师所误诊。笔者2003年5月~2005年4月在门诊接诊角膜透明异物共31例(眼),现对其临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眼)中,男21例(眼),女10例(眼);年龄12~40岁,平均16.71岁,以15岁最多8例,其次是14岁5例,17岁5例,16岁4例,13岁3例,12岁2例,20岁、21岁、35岁、40岁各1例;31例患者中,29例为学生,2例为其他职员;全部为单眼异物,右眼21例,左眼10例。就诊时透明异物所在角膜区域:角膜下缘14例,中央7例,颞下缘5例,正颞侧2例,正上缘2例,鼻下缘1例。角膜透明异物大小1mm×2mm~3mm×6mm,且不规则。就诊时主诉病史1~20天,多以2~4天为多。
1.2 方法 31例就诊患者,均反复详细地询问病史,特别强调有无户外活动,仔细的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发现黏附于(隆起高于)角膜上皮表面的透明或半透明不规则膜状异物后,且再次核实病史情况加以分析,尤其是对已合并感染,其透明异物边缘伴有角膜炎性浸润者更应加以核实。确定异物后,及时以0.4%倍诺喜表面麻醉2次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异物针取出术,术后常规患眼局部点抗生素眼水,适量口服抗生素,伴有感染较重的角膜炎者则球注庆大霉素2万u。
2 结果
本组31例角膜透明异物经确诊后,均经0.4%倍诺喜表面麻醉,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一次性角膜透明异物取出治愈。笔者接诊时发现31例角膜透明异物导致了11例异物边缘的角膜炎性浸润,其中有5例感染较重的角膜炎患者给予了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其余异物取出后,均仅患眼局部点抗生素眼药水及适量口服抗生素2~3天。在笔者接诊治疗前误诊为角膜炎者4例,其中2例连续有2次误诊;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3例,其中1例连续2次误诊,且透明异物角膜缘侧有新生血管形成。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角膜异物以金属异物最为多见,文献报道金属异物高达89.2%[1]及91.31%[2],非金属异物极少,而角膜的透明异物则更少见,尚未见文献报道。随着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工农业及生活塑料制品(塑料薄膜及塑料袋等)或各种有机物等的不断增多,其废弃后氧化形成不规则小点片膜状微尘,致使空气污染加重,凡在空气污染区户外活动者,尤其是刮风扬尘时都有可能受到侵袭。所有就诊患者均有户外活动和(或)大风扬尘所致,本组31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2.1∶1,有29例为学生,占93.55%,且为好动阶段的中学生人群,均在户外体育活动(如踢足球、打篮球等)后所致,另2例也为户外散步所致。
由于角膜透明异物呈大小不同的不规则薄膜,黏附于角膜上皮表面后,常常自觉症状不明显,不易被患者所重视,仅少许不适感,多不以为然,不像金属异物那样刺激症状明显,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故而有11例致使其异物周边角膜炎性浸润。就诊检查时又常有患眼充血轻,肉眼下难发现、鉴别异物,加之无典型症状,所以在笔者接诊前有4例误诊为角膜炎,3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因为其透明异物周边有混浊浸润,且有1例在角膜缘侧新生血管形成。因此,在接诊时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仔细检查判断,发现黏附于(隆起高于)角膜上皮表面,边界清楚的不规则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状异物,尤其是对合并感染的异物边缘伴有炎性的混浊浸润者,再次核实病史加以分析确诊,及时表面麻醉后,必须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异物针取出,且损伤小,比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取出更为准确可靠[3],均一次取出治愈。若误诊误治,只会导致病情加重,延误治疗;而正确地诊断与及时地治疗则易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迟克荣.角膜异物518例临床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36(3):228.
2 樊天觉.角膜异物1682例观察报告.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4):438.
3 金龙山,许昌林,吴成哲,等.裂隙灯显微镜下取深层角膜异物.吉林医学,2003,5: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