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PRK治疗远视和散光的疗效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9 16:14:43 中华眼科在线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本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0.5者35眼,占76%;≥0.8者占29眼,占63%;≥1.0者19眼,占41%,术后视力恢复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检验=4.253,P<0.05);见表1。其中伴有散光者25眼经激光切削后,裸眼视力≥0.5者16眼,占64%;≥0.8者10眼占40%;≥1.0者6眼,占2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配对t检验比较,P<0.01)。其中大于术前者6眼占13%;小于术前者3眼占6.5%;不变者37眼占80.5%。最佳视力下降1行者2眼,2行者1眼;上升1行者4眼,上升2行者2眼。

表1 两组术前、术后1年视力比较 眼(%)

视力 0.02~0.1 0.2~0.4 0.5~0.8 ≥1.0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4(16.7) 9(41) 14(58.3) 3(12.5) 6(25) 7(29.2) 0(0) 14(58.3)
13(59) 8(36.3) 0(0) 9(41) 0(0) 5(22.7)

  2.2 术后远视 术后1年、半年、3个月、1个月屈光度有不同表现,具体见表2:术后1年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者21眼,占45.7%;±2.00D者29眼,占63%。伴有散光者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者10眼,占40%;±2.00者16眼64%。术后1年屈光回退的发生率为75.8%(屈光回退>0.50D以上),Ⅱ组比Ⅰ组回退有明显差异(t检验=2.864,P<0.05),以≤+5.00的远视治疗效果较理想。角膜屈光度术前为39.56±1.24D,术后为42.24±1.28D。角膜旁中央区平均切削深度为59.87μm(±s),最大切削深度为105μ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平均屈光度比较

分组 术前 术    后
1月 3月 6月 12月
Ⅰ组 3.58±1.42 +0.12±0.15 +0.15±0.25 +0.68±0.28 +0.75±0.25
Ⅱ组 6.78±1.67 +0.95±0.85** +1.05±0.95** +1.55±1.05 +1.75±1.15

  与Ⅰ组比 **P<0.01

  2.3 并发症 术后角膜上皮均在3~5天内愈合,角膜环状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分级采用美国FDA的标准:即0度,角膜完全透明;1度,仅在裂隙灯下仔细检查方能发现的细微混浊;2度,在裂隙灯下较容易发现的轻度混浊;3度,中度混浊,通过混浊组织看虹膜较模糊;4度,重度混浊。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的Haze发生率

HAZE 1月 3月 6月 12月
0度 18 12 21 11 22 16 22 19
1度 6 10 3 10 2 6 2 3
2度 0 0 0 1 0 0 0 0

  本组上皮下混浊的发生1个月时最重,1年时Haze发生率:0度41眼,占89.1%;1度5眼占10.9%;无2度Haze发生者。混浊出现的比例在术后10天和1、3、6、12个月分别为26.2%、34.70%、34%、17.4%、10.1%。1年时Haze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相关与回归,P>0.05)。激素性高眼压4例,占8.7%;最高达4.60kPa(34.52mmHg),平均为3.86kPa(28.97mmHg);在减量及停用激素或加用降眼压药物后恢复正常,术后1年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2例患者术后出现晚上眩光、视物发花、暗处视力下降,在3个月内明显,6个月~1年内逐渐消退,1年后基本消失。2例患者有眼干、眼胀、疲劳等症状。

  3 讨论

  在临床上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已有较多的研究与报告,而Dausch和Klein等[1]于1991年开始将准分子激光用于治疗远视的研究。矫治远视的原理是在角膜中央周围做上环形切除区,从而使角膜前面光学区的曲率半径减小,屈光度增大。此理论在1983年就由L'Esperance提出,但直到准分子激光成功地用于角膜手术之后才得以实现。光斑切削式准分子激光机需在光路中安装系列大小不等的对称扇形透光孔的金属光带,而扫描切削式准分子激光机Scan-195治疗远视的方法则直接在角膜上螺旋状扫描式切削,使角膜中央的曲度变得陡峭。而在散光的矫治上扫描式激光切削为往复式直接切削,使激光切削变得更方便,更加安全。

  使用PRK方法,Scan-195型激光机可以矫治+9D的远视及+4D的散光,治疗直径为8~9mm,中央2~3mm保留不作切削。本组患者经过1年左右的随访,发现去除屈光度:Ⅰ组平均为+3.75±0.48D,Ⅱ组平均为+5.25±0.45D,经对照以中低度远视的激光切削效果较为稳定,而且矫正屈光度接近预测的效果;高度远视的远期屈光度回退明显,Ⅰ组在1年的随访期平均回退+1.0D,Ⅱ组平均回退+2.50D。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差异显著性意义,因此对高度远视者要有充分的回退心理准备,以免手术方案估计不足和给病人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一般屈光手术的安全性以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发生率为标准。本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者占6.5%,可能与切削欠中心、角膜上皮下混浊、不规则散光等有关。而术后升高者占13%,故有93.5%的远视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与有关报道相似[2],通过对比可见PRK治疗远视的安全性较为可靠。

  角膜上皮下混浊的发生是PRK的一大并发症。主要由切削后角膜活性细胞增强,产生新的胶原纤维并且排列不整齐,而且缺乏正常的胶原蛋白,从而造成Haze发生。远视的Haze发生部位在角膜的中周部呈环状,所以很少影响中心视力,本组患者在1年后Haze发生率1度5眼、无2度Haze发生者,相似的屈光度近视在PRK治疗后Haze率发生要低[3],且对视力影响极小。

  从两组病例比较可以看出PRK对≤+5.00D远视的预测性和稳定性较好。对高度远视仍有产生低矫、回退及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等并发症,主要原因是由于激光治疗后角膜曲率半径变小,轻微的切削区偏中心就可使患者产生症状或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与PRK治疗近视时偏离中心后影响视力少恰好相反。PRK治疗远视后的屈光回退与角膜切除的形状有关,由于上皮细胞容易在角膜低凹处过度增生,使角膜中央的曲度由陡峭恢复到较为平坦。

  本文病例采用较大的消融区(8~8.5mm)和中央适度的光学区(2~3mm),使PRK治疗远视和散光收到较好的效果,并发症较少,最佳矫正视力恢复快,偏中心者少,结果显示PRK治疗轻、中度远视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对高度远视以后可采用角膜板层下激光角膜基质层切削术(LASIK)也提供研究基础,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Dusch D,Klein R,Schroder E.Excimer laser hp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for hyperemia.Refract Corneal Surg,1993,9∶20

  2 孙昕综述.激光治疗远视和散光.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7,21∶198

  3 王宏彬,张薇,向里南等.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分析.中华眼科杂志,1998,1∶47~49

(收稿:1999-08-27,修回:1999-09-30)

上一页  [1] [2] 

(来源: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4期第1卷 屈光手术)(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远视,散光,PRK)的信息
  热门图文

宋慧乔三款完美异彩眼

一款超人气日本时尚彩

轻松打造超可爱魅力眼

暖调金光动人妆容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