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眼科文献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发病的解剖学因素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14 14:57:57 中华眼科在线

  摘 要 为了评价动静脉交叉在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50名BRVO患者的FFA负片进行了分析,并以同一患者的同一眼的对侧血管弓及对侧眼的相同象限的相应的动静脉交叉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本组BRVO患者有80%发生在颞上象限,16%发生在颞下象限,4%发生在鼻上象限。且阻塞点均位于动静脉交叉处,而动静脉交叉处动脉位于静脉之前且交叉与视盘距离近是BRVO发病的解剖学方面的危险因素。

  The anatomical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Zhang Xinyuan...∥Ophthalmol CHN.-1998,7(1).-36~38(Beijing 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Bejing 100730)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the arteriovenous crossing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we studied fluorescein angiograms of 50 patients with branch vein occlusion (50 eyes).Two comparison groups were formed by identifying corresponding arteriovenous crossing for each occluded crossing in (1) the ipsilateral but opposite vessel arcade within eyes affected by BRVO,and(2) the same quadrant in unaffected eyes of BRVO patients.We found that 40(80%)occlusions involoved the superatemporal quadrant,and 8(16%) occlusions occurred in the inferiatemporal quadrant,2(4%) occlusions occurred in the nasal superior quadrant.The site of obstruction of the branch vein was an arteriovenous crossing in all affected eyes.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disc margine to the site of arteriovenous crossing were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two control group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rteriovenous crossing of the artery anterior to the vein and short distance from the disc margine to the site of arteriovenous crossing are the anatomical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VO.

  Subject terms Retinal vein occlusion/etiology;Retinal vessels/anatomy& histology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是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引起视力下降的血管紊乱性眼病[1]。许多研究已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眼压升高、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远视眼等[2~4]。许多研究均已表明,眼局部的解剖学因素在BRVO发病中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对50名BRVO的FFA负片进行了分析,就BRVO发病的解剖学因素进行了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1996~1997年在眼科门诊就诊的BRVO患者50名,其中27名患有高血压,10名患有糖尿病。经过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按如下标准选入组内:(1)屈光间质清晰,(2)同一眼仅一枝静脉发生BRVO,(3)能清晰地观察到对侧的血管弓,(4)阻塞点未被浓密的出血所覆盖。

  病例排除的标准:(1)半侧性BRVO,(2)BRVO累及小的黄斑枝血管,(3)存有新生血管或侧枝循环的BRVO,(4)排除眼部的其它疾患。

  以同一患者的同一眼的同一侧对侧血管弓以及对侧健康眼的相同象限的相应动静脉交叉作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1.2.1 经门诊筛选的BRVO患者均行FFA检查确诊,并选出符合入组标准的眼负片放大投影,并对阻塞点的位置(第一分枝或第二级分枝所处的象限)进行记录。

  动静脉交叉的分级按如下方法进行定义[5]:一级交叉为累及静脉主干的交叉;二级交叉为累及一级静脉分叉后静脉的交叉。依次类推为三级、四级交叉。

  1.2.2 采用如下方法记录阻塞点距离盘缘的距离[6]

  首先记录视盘的横径,再记录视盘的纵径,最后求出二者的平均值即PD值。

  1.2.3 以PD值为尺度记录阻塞点距视盘的垂直距离。

  1.2.4 记录阻塞点处动静脉的解剖关系(动脉在上或静脉在上)。

  1.2.5 按如上方法记录对侧血管弓以及对侧健康眼相应的动静脉交叉的解剖学关系。

  2 结果

  本组入组50人50只眼,年龄34~76岁(平均55.16±9.21岁),22例(44%)病人年龄>55岁,年龄分布见表1。50例病人中男性22人(44%),女性28人(56%),性别无统计学意义。50只BRVO眼中有40只(80%)发生在颞上象限,其中阻塞发生在一级动静脉交叉者11例(27.5%),二级动静脉交叉者23例(57.5%),三级动静脉交叉者6例(15%)。有8只眼(16%)阻塞发生在颞下象限,阻塞点位于二级交叉者6例(75%),发生在三级动静脉交叉者2例(25%)。鼻上静脉阻塞者2例(4%)(见表2)。

表1 BRVO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 例数 (%)
30~39

  40~49

  50~59

  60~69

  70~80

2

  12

  19

  13

  4

4

  24

  38

  26

  8

  所有BRVO眼的阻塞点均位于动静脉交叉处,且动脉均位于静脉之前。在同一眼的对侧血管弓中有30只眼(60%)动脉位于静脉之前(P<0.01),50只对侧眼有36只眼(72%)动脉位于静脉之前(P<0.01)。

表2 BRVO的部位和动静脉交叉分级

  一级动静脉

  交叉眼(%)

二级动静脉

  交叉眼(%)

三级动静脉

  交叉眼(%)

合计

  (%)

颞上

  颞下

  鼻上

11(27.5) 23(57.5)

  6(75)

  2(4)

6(15)

  2(25)

40(80)

  8(16)

  2(4)

  发生在一级动静脉交叉的BRVO眼其阻塞点距视盘的平均距离为0.768±0.553PD,而对照组分别为1.808±1.244PD,2.325±0.995PD,(P12=0.017,P13=0.002,P23=0.217)。发生在二级动静脉交叉的BRVO的眼阻塞点距视盘的平均距离为1.493±1.084PD,对照组分别为2.641±1.657PD,2.642±1.643PD(P12=0.005,P13=0.014,P23=0.498)详见表3。由于位于三级动静脉交叉者仅7例无统计学意义,故未做统计学处理。

表3 BRVO的阻塞点与对照组的相应的动静脉距视盘的距离

  研究组 对照组1 对照组2 P12 P13 P23
一级

  二级

0.768±

  0.533

  1.493±

  1.084

1.808±

  1.244

  2.641±

  1.657

2.325±

  0.955

  2.642±

  1.643

0.017

  0.005

0.002

  0.014

0.217

  0.498

  注:本统计采用SYSTAT统计软件

[1] [2] 下一页

(来源:眼科 1998年第1期第8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中华眼科在线,眼睛,眼科,眼病,视网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日时尚烟熏妆

6个小诀窍让双眼更勾魂

整形美容手术成功的四

宋慧乔三款完美异彩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