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泪腺上皮性肿瘤为眼眶肿瘤。其组织类型有多种,以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约占50%。腺样囊腺癌居第二位,约占25%~30%[6]。多形性腺瘤与腺样囊腺癌在组织形态学和临床行为及预后等方面有很大区别[6,7]。
多形性腺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间质组织组成,以形态学的多形性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不侵犯周围组织,完整摘除即可治愈。但该肿瘤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和恶性变,故临床上认为属交界性肿瘤。恶变区组织可表现为低分化癌、腺样囊腺癌等组织学改变。
腺样囊腺癌的组织学主要表现为筛网型、导管型和实体型。筛网型是该肿瘤的典型特征。然而,当这些特征性形态结构仅存在于肿瘤的某一区域或典型结构不明显时,腺样囊腺癌的病理学诊断仍存在一些困难。该肿瘤组织侵袭力较强,易浸润神经、眼外肌、眶骨等,常在一年内出现疼痛、上睑下垂、复视,最终多死于颅中窝扩散和器官转移。故属恶性肿瘤。
为了解两种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别是功能性蛋白质表达的异质性,我们对α-1抗胰蛋白酶在该类肿瘤的分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测定。α-1抗胰蛋白酶是蛋白分解酶在释放状态下维持组织基本机能的一种酶类,又称抗分解酶。分解酶与抗分解酶之间的平衡具有调节细胞间结合能力的作用。因此,分解酶与抗分解酶的存在优势,又是评价肿瘤浸润能力及细胞增殖力的客观指标[5]。一些学者[1]已证实乳腺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细胞都含有相同的蛋白酶抑制物。但在恶性肿瘤组织其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则明显降低。最近,石本惠子[5]对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研究发现,10例多形性腺瘤细胞均为α-1蛋白酶抑制物阳性染色,间质组织为弱阳性或阴性染色。而2例腺样囊腺癌的细胞和间质组织成分均为阴性染色。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多形性腺瘤细胞均为α-1抗胰蛋白酶阳性染色。复发病例与初发病例相比,其染色程度无明显差异。在10例腺样囊腺癌中,7例组织细胞呈阴性染色,3例组织部分区域细胞虽呈阳性染色,但棕黄色染色程度明显减弱。与多形性腺瘤相比,腺样囊腺癌细胞阳性染色率(30%)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与恶性度高的腺样囊腺癌相比,α-1抗胰蛋白酶在结节形成能力强的多形性腺瘤具有明显的存在优势。而且,α-1抗胰蛋白酶活性降低所致的细胞间粘接能力减弱是腺样囊腺癌具有较强的组织浸润力的原因之一。因此,α-1抗胰蛋白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可作为泪腺上皮性肿瘤良恶性判断的客观指标,具有病理学诊断的意义。与上述作者[5]的研究结果不同,在10例腺样囊腺癌中,有3例呈α-1抗胰蛋白酶的弱阳性表达。这是否意味着呈阳性反应的腺样囊腺癌比阴性反应者恶性度低、组织浸润力和增殖力差,尚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4 参考文献
1 Waxler B,Corey j,Wezeman fH.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ase inhibitors (1) quantification and isolation of activity from benign and malignant human breast tissue samples.J Lab Clin Med,1984;104:528
2 Nichdson G.Cancer metastasis:organ colonization and the cell-surface properties of malignant cells.Biochem Biophys acta,1982;695:113
3 Berg N,et al.Liver disease in adults with anti-trypsin dificienty.N Eng J Med,1972;287:1264
4 Aroni K,Kittas c,et al.An immunocytochemical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lysozyme,1-antitrypsin and 1-antichymotrypsin in the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gall bladder.Virchows Arch a,1984;403:281
5 石本惠子,登板良雄,泽口昭一.泪腺上皮性肿疡におけるAlpha-1-proteinase inhibitor の免疫组织化学的检讨.眼纪,1994;45(1):35
6 Spencer WH.Opthalmic Pathology:An atlas and Text book 3 WB Saunders Philadelphia 1986:2496
7 Lee DA,Campbell rJ,et al.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prim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lacrimal gland.Ophthalmology,1985;92:128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