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药学 >> 临床研究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Ho:YAG激光角膜热成形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20 16:55:09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本文就Ho:YAG激光LTK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手术方案与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8例20只轻度远视眼行Ho:YAG激光LTK术治疗,术前屈光度为0.50~2.25D,采用2种不同能量密度,平均随访5.6±1.7mo。结果 Ho:YAG激光LTK术对轻度远视(≤3.0D)有效,能量密度65J·cm-2组较能量密度44J·cm-2组治疗效果好,回退明显减少。结论 早期临床观察证实此手术方法简单、迅速、见效快以及无短期并发症等优点,不失为有前途的手术治疗。

Early clinical studies of Holmium:YAG laser thermokeratoplasty for hyperopia

  SUN Xin,YU Zi-Kui,LIAN Jing-Cai,WANG Kang-Sun

  Abstract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early clinical results of Ho:YAG laser thermokeratoplasty,for hyperopia an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ters and refractive effect after the operation.Method Ho:YAG laser thermokeratoplasy was used in 20 eyes of 18 patients to treat low hyperopia(0.50~2.25D before operation) by using different energy fluence.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5.6±1.7 months.Results Ho:YAG LTK was effective to treat simple low hyperopia(≤3.0D),in 65J·cm-2 fluence group,it had better results than in 44J·cm-2group,and reg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Conclusions LTK is a simple,fast,effective procedure with no short-term complication.It seems to be a promising procedure.

  Key words Ho:YAG laser;laser thermokeratoplasy(LTK);hyperopia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搜集自1996年5月~1997年2月门诊远视患者,共18例(20眼),男女比例为2∶1,右眼与左眼比例为1∶1。年龄38a以上;远视度数:≤3.0D;裸眼或矫正视力≥1.0,或戴镜矫正视力提高3行以上;眼压<2.79kPa,双眼压差为<0.53kPa,无青光眼家族史,除外眼前节病变、RK、PRK史及眼底病变。病人精神、智力正常,自愿接受LTK术。排除严重干眼症、圆锥角膜、睑缘炎、糖尿病甲亢突眼等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手术不能合作者。随访3~9mo,平均随访5.6±1.7mo。术前第1组共11眼,裸眼视力平均为0.74±0.24,矫正视力达1.0占91%(10眼);第2组9眼,裸眼视力平均为0.44±0.23,矫正视力达1.0占100%(9眼)。术前屈光第1组平均为1.14±0.58D,第2组平均为1.31±0.30D。术前眼压平均为1.84±0.51kPa。

  1.2 治疗过程 术前用10g·L-1Pantocaine滴眼2次,不用缩瞳剂,病人取坐位,将下颌放在裂隙灯支架上;装上开睑器及角膜固定器使眼睑开大,角膜不能转位。让病人注视红光,调整裂隙灯上下左右位置;设置激光参数,包括中心直径、能量、脉冲数和频率;聚中心,以瞳孔中心为准,将He-Ne瞄准光的中心反光点聚焦于瞳孔中心的角膜面,行激光治疗。术毕用BSS冲洗上皮细胞碎屑,不需包扎;术后用抗菌素滴眼,每日4次,使用2~3d即可。

  1.3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时间为1d、3d、1wk、3mo、6mo、1a。术后1wk内随访主要观察LTK术后角膜上皮恢复情况,基质有无水肿,热凝点处Descemet膜皱褶是否形成及初期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mo~1a主要观察视力、屈光、热凝点瘢痕深度的变化以及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1.4 治疗方法 采用Ho:YAG激光器(New Star 1000,美国),波长为2.1μm,脉冲宽度350μs,光班直径350μm,角膜中心直径可在2~8mm调节,脉冲数1~连续可调,频率10Hz。达到预矫度数的治疗方案与治疗区中心直径(mm)、圈数、治疗点数有关。据治疗能量分成2组,能量(mJ)、脉冲数(P)、频率(Hz)、能量密度(J·cm-2)分别为340、2、10、44及500、2、10、65。

  2 结果

  2.1 术后1d、3d、1wk检查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主诉眼部轻度不适、少有异物感、畏光和流泪,结膜略充血,角膜上皮的缺损均在术后3d以内愈合,无角膜上皮延迟愈合。术后d1,光凝点呈白色,均匀一致,1wk后从楔形光凝点的顶端出现透明区,以后逐渐扩大。在第2组中,术后光凝处Descemet膜出现皱褶,部分可见八边形张力线,与角巩缘相平行,以后张力线逐渐消退,但术后4mo仍存在。在第2组中有1例,术后有稀少的前房闪辉,1wk后消失。

  2.2 术后1、3、6mo检查结果

  2.1.1 视力 术后1mo,2组裸眼视力分别为0.97±0.30、0.98±0.12,均较术前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术后3mo,第1组中裸眼视力达1.0者占64%(6眼)。第2组裸眼视力达1.0者占78%(7眼)。

  2.2.2 屈光 2组LTK术后3d、1、3、6mo屈光度分别为0.09±0.30D、0.48±0.63D、0.48±0.63D、0.60±0.70D以及0、0、0.06±0.11D。第1组术后1mo屈光回退,剩余屈光度在±0.5D和±1.0D以内的百分率分别为73%、82%.术后6mo,剩余屈光度在±0.5D和±1.0D以内的百分率分别为64%、82%,屈光仍有回退趋势。第2组术后屈光度得以全部矫正,术后1mo,屈光均无回退,术后3mo,仅2例屈光回退+0.25D。

  2.2.3 角膜地形图 大多数患者术后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中央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陡峭。

  2.2.4 眼压 术前、后眼压改变<0.53kPa。

  2.2.5 并发症 有屈光回退、不规则散光和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分别占27%、22%,多在术后不久即发生,部分在术后3mo随访时已恢复最佳矫正视力。

  3 讨论

  3.1 术后欠矫与屈光回退的原因 我们设置了2种激光参数分别予以治疗,第1组11例,能量密度为44J·cm-2,术前屈光度为0.50~2.25D(平均为1.14±0.58D),术后屈光度基本得以矫正。术后1mo,屈光回退。术后3mo,屈光度稳定,回退减缓。术后6mo,剩余屈光度在±0.5D和±1.0D以内的百分率分别为64%、82%,屈光仍有回退趋势。第2组9例,能量密度65J·cm-2,术前屈光度0.50~1.75D(平均1.31±0.30D),术后屈光度得以全部矫正,术后1mo,没有屈光回退,术后3mo,仅2例屈光回退0.25D。从以上结果看,第2组患者已矫屈光度和预矫屈光度符合率明显较第1组好,屈光回退出现较晚且回退程度小。术后欠矫和屈光回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能量密度:第1组能量密度44J·cm-2(340mJ,350μm)较第2组的65J·cm-2(500mJ,350μm)低,导致光凝深度不够,所以选择最佳能量密度至关重要;内圈直径:内圈直径的选择取决于所要治疗的屈光度数,外圈的8点意在稳定和加强因胶原皱缩而产生的张力,因此必需先行内圈治疗,后行外圈治疗;治疗圈数:我们对≥1.5D的远视照射2圈,<1.5D的远视照1圈。第2圈照射时必需保证其中心在第一圈的同一点上,难度较高,但很重要,否则易导致不规则散光;脉冲数:在能量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脉冲数,可增加热凝深度。但脉冲数太多时间较长,很可能因瞬目而影响结果;光斑直径:光斑直径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结果,光斑直径太小会影响效果,因此需适当增大,但必须同时增加能量以达到足够的能量密度。

  3.2 术后视力回退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分析 最佳视力出现在术后2wk内,以后裸眼视力开始回退,回退原因主要是激光光凝点周围基质的重新排列。2组中,术前裸眼视力达1.0以上者分别为18%、0,术后1mo,裸眼视力达1.0以上者分别提高为64%、78%.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分别占27%、22%.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发生与光凝偏中心、多次治疗、治疗的圈数过多,造成不规则散光有关。瞄准光束准确聚焦于角膜光学中心对达到预定矫正效果非常重要。Charpentier等[8]对18眼行LTK研究,术前平均屈光度数为3.62D,术后1mo屈光改变最为明显,1a后远视校正率达55%.

  3.3 临床应用前景 据北京某医院报道[9]对门诊4 073只屈光不正眼进行分析,远视与近视的比例为1∶1.7,其中≤3.0D者占82%.我国近视眼发病率高是众所周知,从此统计来看远视眼的发病率亦不低,且绝大部分是3.0D以下的低度远视。据本研究临床观察,LTK对≤3.0D的疗效是明显的。此外,LTK对ECCE术后出现的远视或远视散光及PRK、LASIK术后出现过矫的患者同样带来福音。所以LTK临床应用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ug 3,1998

  From the Rui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25,China

  参考文献

  1 Neuman AC,Fyodorov S.Thermokeratoplasty for hyperopia.JRefract Corneal Surg 1990;6∶404-411.

  2 Goes F.Holmium:YAG laser thermokeratoplasty for hyperopia.Bull Soc Belge Ophthalmol 1992;245∶69-74.

  3 Seiler T,Matallana M,Bende T,et al.Laser thermokeratoplasty by means of a pulsed Holmium:YAG laser for hyperopia correction.J Refract Corneal Surg 1990;6∶335-339.

  4 Durrie,Sxchumer J,Cavanaugh T,et al.Holmium:YAG laser thermokeratoplasty for hyperopia.J Refract Corneal Surg 1994;10∶277-280.

  5 Seiler T.Ho:YAG laser thermokeratoplasty for hyperopia.Ophthalmol Clin North Am 1992;5(4)∶773-780.

  6 Moreira H,Campos M,Sawusch M,et al.Holmium laser thermokeratoplasty.Ophthalmology 1993;100(5)∶752-761.

  7 Thompson.Holmium:YAG laser treated for hyperopia astigma-tism.Int Ophthalmol Clin 1994;34(4)∶87-96.

  8 Charpentier DY.Holmium:YAG laser thermokratoplasty for correction of hyperopia.J Fr Ophthalmol 1995;18(3)∶200-206.

  9 王家秀,陈海燕.门诊4073只眼屈光不正检查的统计分析.眼科1996;5(3)∶161.

(来源: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2期第15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远视,ErYAG激光)的信息
  热门图文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10款百元内好口碑眼霜

容祖儿最抢眼的橘色眼

秋日时尚烟熏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