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药学 >> 临床研究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注药治疗眼内炎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27 16:16:48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眼内炎的治疗原则是迅速降低眼内微生物的浓度和促使玻璃体腔内抗菌素的扩散与广泛分布。以往单纯采用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因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生理屏障作用,阻碍了药物由血液或结膜下腔隙渗透入眼后段,玻璃体内达不到有效的抗菌浓度,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炎症的发展。为了使玻璃体内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及迅速降低眼内微生物的浓度,一种可靠的方法是直接把药物注入玻璃体内[1],另一种方法是联合玻璃体“切开引流”即玻璃体切割术。曹文绮等[2]用家兔做动物实验表明:玻璃体内注药安全有效;对于严重病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更有效;但仅作玻璃体切割而不同时行玻璃体内注药则无效,这是因为残留的细菌仍可敏殖导致炎症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注药是治疗眼内炎的最有效方法[3,4]

  3.1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注药的优点 一方面可清除发炎、坏死的组织及病原菌,另一方面可清除作为细菌培养基的玻璃体胶体,有利于药物注入眼内及在玻璃体内扩散[5],迅速达到治疗目的,且炎性玻璃体的切除可防止机化膜的形成,因此可避免继发性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6]

  根据病情需要,玻璃体注药可重复进行,注药间隔为2~7d。本组病例中,有1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大肠希氏菌),玻璃体注药重复进行共3次,每次间隔3~5d,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曹文绮等[2]的动物实验表明:眼内炎过程持续越长,眼内纤细结构永久性损害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眼内炎的炎症过程直接累及眼内多种组织,炎症持续时间越长,对眼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角膜内皮和小梁网损害的可能性就越大。Peyman等[7]认为外伤后36h内开始治疗眼内炎,疗效最好,超过40h者预后影响视力。Kroll等[6]认为眼内炎合并前房积脓及结膜水肿,在6~12h内,虽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但症状仍继续恶化者就应该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在确诊眼内炎后24h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8]。对确诊或疑诊玻璃体腔异物者,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异物摘除术,以消除感染源。

  本组病例中,凡疑诊眼内炎者,即刻行玻璃体抽吸及玻璃体注药,注药后观察12~24h,病情未控制或有加剧趋势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注药术。该手术与第一次玻璃体注药的时间间隔为4h~21d,平均3d。此时间间隔与视力预后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本组病例外伤程度较重、眼内异物比例较高(占50%)、细菌毒性较强及样本量较小等诸多因素有关。

  本组病例中,术后视力脱盲者(占50%),全部是在外伤后36h内行玻璃体切割及玻璃体注药术的病例,与文献报道一致。

  3.3 细菌的毒性与预后 一般认为,细菌的毒性较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预后差,细菌的毒性较强(如表皮葡萄球菌等)预后较好。Pettit等[9]曾报道一组13例霉菌性眼内炎,8例眼球被摘出。本组病例中有1例霉菌感染、1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视力皆无光感,眼球萎缩;而3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视力皆在0.1以上,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费连雄.玻璃体药物注入和眼内炎的治疗[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81;5∶292.

  [2]曹文绮,杨培良,邱 梅,等.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细菌性眼内炎[J].中华眼科杂志 1988;24(4)∶236.

  [3]文 旭,钟国庆,汪振芳,等.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药物注射治疗晚期化脓性眼内炎[J].眼科学报 1992;(4)∶165.

  [4]Gadkariss,Kamlar DA,Jehangir RP,et al.Results of pars plana vitrectomy of endophthalmitis[J].J Postgad Med 1991∶152.

  [5]Eichenbaum DM,Cilbard SM,Coldberg MF,et al.Pars plana vitrectomy as a primary treatment for acute bacterial endophthalmitis[J].Am J Ophthalmol 1978;86∶167.

  [6]Kroll P,Busse H.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J].J Ocular Therapy Surg 1984;3(1)∶33.

  [7]Peyman GA,Sanders DR,Minataya H,et al.Management of endophthalmitis with pars plana vitrectomy[J].Br J Ophthalmol 1980;64∶472.

  [8]刘祖国,文 旭(综述).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1;(2)∶92.

  [9]Pettit TH,Olson RJ,Foos RY,et al.Fungal 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a surgical epidemic[J].Arch Ophthalmol 1980;98∶

上一页  [1] [2]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00年第1期第20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玻璃体,化脓性眼内炎)的信息
  热门图文

保你成为人气女王的8款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10款百元内好口碑眼霜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