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卷 经验交流
作者:李可
单位:杭州市中医院眼科(310007)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故治疗本病较困难,常易致盲和引起低视力。作者于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葛根素综合治疗方法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30眼)。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7岁,平均54岁。病程5~180天,平均42天。均为单眼发病,其中中央静脉阻塞24眼,分枝静脉阻塞6眼,伴有高血压病16例。对照组:20例(20眼)。男10例,女10例,年龄22~71岁,平均57岁,病程3~180天,平均40天,均为单眼发病,其中中央静脉阻塞10眼,分枝静脉阻塞10眼,伴有高血压病6例。治疗前后进行眼底荧光造影、血液流变学检查、心肺X线摄片、心电图、血压、血ALT、Cr、Bun、血糖、血及尿常规等检查。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胰激肽释放酶片口服112U,一天三次,葛根素400mg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一日一次,疗程20天。对照组,抗栓丸口服0.2g,一天三次,低分子右旋糖肝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一日一次,疗程20天,两组均辅以维生素类、能量等常规药物及降压、止血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依据张惠蓉分级[1],分为四级:①显效:视力进步5行或恢复到1.0以上;②进步;视力进步2~4行;③无明显变化:视力进步或退步1行;④恶化:视力退步2行以上。以显效和进步作为有效。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自身比较有显著差异,视力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s)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组 |
3.7±0.9 |
4.3±0.8 |
对照组 |
4.1±0.5 |
4.3±0.7 |
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两组药物治疗RVO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RVO的有效率比较 例(%)
组别 |
显效 |
进步 |
无变化 |
恶化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14(47) |
9(30) |
4(13) |
3(10) |
22(77) |
对照组 |
5(25) |
6(30) |
7(35) |
2(10) |
11(55) |
两组间比较**P<0.01
2.3 其它指标及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血ALT、Cr、Bun、血糖、血、尿常规等指标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也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状态、血液流变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RVO的特点是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沿受累静脉有出血、视网膜水肿、渗出等变化[2]。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红细胞压积、血液积滞及血流动力学均有密切关系[3]。胰激肽释放酶是蛋白水解酶类,它能使激肽原降解成激肽,激肽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溶血栓、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而葛根素为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活血、通络、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可以明显地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形态学损伤,而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4],从而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促进出血吸收,使视力得以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葛根素治疗RVO显效率达47%,进步30%,总有效率为7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循环、血液流变学有较明显改善,而无不良反应,为一种有效的治疗RVO的新疗法,值得临床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张惠蓉.40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致病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中华眼科杂志,1991,27(5)∶771
[2] 张惠蓉.眼微循环及其相关疾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1993.113
[3] 杨钧.现代眼科手册.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6
[4] 姚芳蔚.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7,15(4)∶202
(收稿:1999-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