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老年黄斑变性43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19 14:39:29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OCT是近年来问世的一种利用低相干光波对活生物组织进行横断面成像的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图像中把玻璃体—视网膜分界面与RPE/CC前表面的距离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光带,为一红黄色高反射光带;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结构是紧密结合难以分辨的,联合反射为一红色高反光带,为图像中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后界。可提供脉络膜的病理信息,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形成等。OCT 具有极高的纵向分辨率,能够在FFA检查无渗漏、视力无改变的情况下早期发现黄斑、视网膜厚度的细微变化,因此可以对在检眼镜下发现的许多眼底形态学改变进行精细的量化评估。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FFA相比,其诊断ARMD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说明在ARMD的诊断中,OCT与FFA相比,具有优异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特异性较低,尚不能取代FFA在ARMD诊断中的地位。张国明等[12]对正常眼黄斑结构的检测发现,在OCT中黄斑区的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结构紧密结合难以分辨,呈均一高反光带,由于黄斑区感光细胞代谢旺盛,该处RPE细胞相对较厚,同时起到外屏障作用,故黄斑区的多种病变易发生于该层。因此观察该复合层的厚度、密度等变化,对早期发现ARMD有重要意义。Cheon等[13]对局部缺血损伤视网膜模型的组织形态学研究发现:局部缺血后的视网膜内层损伤非常显著。Pieroni等[14]应用超高分辨率OCT (ultrahigh 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扫描干性ARMD患者的黄斑部,发现ONL,OPL,INL,IPL变薄,Bruch膜增厚。Freeman等[15]发现,ARMD患者有视野的缺失。对ARMD的视网膜电生理检查亦发现异常[16]。这些都说明ARMD的黄斑部神经纤维层发生了形态或功能上的改变。

    我们发现,湿性型ARMD组的RNE厚度、MNFL厚度及RPE/CC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和干性型ARMD组明显增厚,且差异有显著性。而干性型ARMD组则不然。考虑可能是因为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为脉络膜毛细血管通过Bruch膜的裂隙进入色素上皮下,形成CNV所致,其视网膜外屏障破坏,导致视网膜水肿,因此其OCT图像可出现:色素上皮下/神经上皮下CNV、浆液性和/或出血性RPE脱离、浆液性神经上皮层和/或浆液性神经纤维层脱离。而干性型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无CNV长入、视网膜水肿。因此,其图像主要表现为呈红色反光带的RPE/CC出现与眼底像中的玻璃膜疣相对应的大小不等的半弧型隆起或断裂。根据湿性型和干性型ARMD的以上图像特征可以发现:浆液性和/或出血性RPE脱离、色素上皮或神经上皮下CNV形成,可能导致OCT上湿性型组RPE/CC厚度的增加;而浆液性神经上皮层和/或神经纤维层脱离及神经上皮下CNV形成等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存在,则导致了其OCT上RNE、MNFL厚度的增加。虽然光感受器及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神经上皮层厚度,但由于干性型病程发展缓慢,故短期内其RNE厚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由于无CNV长入,视网膜水肿等因素的存在,所以其RPE/CC厚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推测,湿性型和干性型ARMD的以上OCT特征,可能是导致湿性型患者视力下降较干性型患者更为剧烈,且视物变形更加严重的原因。

    综上所述,随着老年黄斑变性病程的发展,黄斑部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色素上皮/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厚度增加。OCT与眼底荧光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等,可作为老年黄斑变性的辅助检查手段。OCT可作为监测老年黄斑变性发生、发展的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梅,葛坚,刘嫣芬,蓝玉青.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与神经纤维层彩色立体照相在青光眼检查中应用比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8): 596-598

2曹东,贺翔鸽,刘莛,孙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5~18岁国人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国际眼科杂志,2006;6(1):97-101

3汤洋,唐罗生.正常国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087-1089

4谢娟,唐义灵,李西玲.正常人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国际眼科杂志,2003;3(3):105-107

5 Hoffmeyer GC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眼视光学杂志,2002;4(4):236-239

6姜荔,马志中.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继发黄斑囊样水肿分析.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5):299-302

7王玉,李镜海,刘健,夏信昌,张绍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的老年黄斑变性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2):130-132

8周咏东,周天球,范红娟.经瞳温热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5;5(5):961-963

9何守志,王炜,李晓陵,汤如.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眼底相干光断层成像结果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2;38(9):543-545

10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老年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眼底病,1987;3:封3

11阎洪禄,于秀敏.眼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6-232

12张国明,曾键,赵铁英,黄丽娜,余宝华,李志.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术对正常眼黄斑结构的检测.眼科新进展,2004;24(1):73-74

13 Cheon EW, Park CH, Kang SS, Cho GJ, Yoo JM, Song JK, Choi WS. Betaxolol attenuates 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damage in the rat. Neuroreport ,2003;14(15):1913-1917

14 Pieroni CG, Witkin AJ, Ko TH, Fujimoto JG, Chan A, Schuman JS, Ishikawa H, Reichel E, Duker JS. Ultrahigh resolu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non-exudative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Br J Ophthalmol , 2006;90(2):191-197

15 Freeman WR, El-Bradey M, Plummer DJ. Scanning laser entoptic perimetry for the detection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ch Ophthalmol ,2004;122(11):1647-1651

16 Huang S, Wu D,Jiang F, Ma J, Wu L, Liang J, Luo G. The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in age-related maculopathies. Doc Ophthalmol ,2000;101(2):115-124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老年黄斑变性)的信息
  热门图文

08冬季流行的金色彩妆

长着“桃花眼”的男星

三款必看时尚圣诞眼妆

圣诞节迷倒情人时尚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