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常常抱怨平时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所产生的睡眠障碍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抑郁、免疫受损以及风险更大的癌症。而免疫系统、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都受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人们开发了许多药物来改善睡眠—觉醒周期,但是这些药物带有刺激性,其化学作用会对脑部不同区域产生影响,同时还有副作用。
英格兰牛津大学纽菲尔眼科医学实验室负责该研究工作的拉塞尔•福斯特教授所率的研究小组发现,眼部的神经细胞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环境的明暗度来控制睡眠深度。这些细胞直接调节着脑部睡眠中枢的活动,为开发控制睡眠和清醒的药物提供了新的目标。
福斯特教授说:“失眠和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已成为21世纪一个巨大的问题。长时间和不断变化的工作方式、繁忙的事务使我们本应排在首位的睡眠质量降低了。”
光线的有无可影响睡眠和清醒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光线暗淡的房间会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光线明亮的房间则会让人感觉清醒。
长期以来,已有证据表明明亮的光线要比暗淡光线更能让人反应灵敏,工作更加有效率,但是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福斯特教授接着说:“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调节睡眠和清醒的新途径,如果能够通过药物来模仿光线原理,就可以用‘开关’的方式来控制睡眠。”
此前,该研究小组已在眼部有一组视网膜感光神经细胞的基础上对老鼠进行了相关试验。老鼠是夜行动物,它们对光线的反应与人类恰恰相反。它们在黑暗中会警醒且活跃,但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却要睡觉。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对处于黑暗中的老鼠进行了4小时的录像,并监测它们的肌肉和脑部活动。
随后,研究人员将灯光打开1小时。15分钟到20分钟后,老鼠们开始睡觉。但在关闭感光视网膜神经细胞后,老鼠们改变了这种行为,在灯光开着的时间里,老鼠一直处于清醒状态。
研究人员在大脑中追踪了这种睡眠路径后认为,脑部的两个促睡中枢直接受到那些细胞的控制,以开始或结束睡眠。由此,在解释调节睡眠和清醒的整个感光系统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为控制人类睡眠和清醒提供新治疗目标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