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晶体 人工 囊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例(21眼)中,男11例,女7例, 3~58岁。术前平均裸眼视力0.02(指数~0.12),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3 (0.15~0.8)。8眼为白内障摘除合并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7眼为白内障摘除合并球内异物取出术后,此15眼中9眼有角膜周边部瘢痕及缝线;6眼为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
1.2 检查方法 行Ⅱ期IOL植入术前常规散瞳裂隙灯检查、晶体测算、眼科B超检查、角膜内皮检查等,并使用50MHz超高频率换能器UBM (PARADIGM,Model P45)检测,根据UBM结果,结合其他检查选择手术方式及植入IOL的类型。
1.3 手术方式 对于UBM示周边残留连续性囊膜范围≥3个象限者,采用角巩膜缘切口,前房内注入透明酯酸钠(Healon),对虹膜后粘连者给于钝性分离,有玻璃体溢出者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囊膜情况与UBM一致,并成功植入睫状沟支撑型后房IOL;UBM示残留囊膜范围≤2个象限者,行单袢或双袢缝线固定悬吊晶体植入。术后常规抗生素、激素眼水点眼。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UBM结果显示21眼中有11眼周边部残留囊膜范围≥3个象限,足以支持后房型IOL;10眼周边残留囊膜范围≤2个象限,行单袢或双袢缝线固定悬吊晶体植入,并根据UBM显示虹膜与囊膜粘连的部位确定植入IOL袢的位置。
2.2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UBM的术前检查结果与术中情况完全符合。对所有术眼随访6个月,平均裸眼视力0.3(0.15~0.8),平均最佳校正视力0.4(0.2~1.0),术后11眼角膜不同程度水肿,全身及局部给予营养角膜及高渗剂,1周左右角膜恢复透明;21眼均出现反应性葡萄膜炎,给予激素眼液局部滴眼,2周左右痊愈;行悬吊晶体植入者有1眼术中出现前房及玻璃体出血,术后半卧位,给予止血及促吸收药物,3周左右痊愈;全部患者均无IOL脱位、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其他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外伤性白内障因并发症多,常在白内障摘除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再考虑Ⅱ期IOL植入;而先天性白内障因患儿角膜曲率和眼轴不稳定等原因,多数学者主张2岁前先行Ⅰ期白内障取出再行Ⅱ期IOL植入[1]。而外伤及Ⅰ期手术给Ⅱ期IOL植入带来很大难度,术前完备的检查非常重要。 残留晶体囊膜在Ⅱ期IOL植入术中对人工晶体起到支撑作用。孟砾等[2]报道,囊袋保留≥270°可为Ⅱ期人工晶体植入保留很好的支撑组织,我们的观察结果与其一致。当囊膜范围接近3个象限、位置偏下方时,选用睫状沟支撑型后房IOL植入,其他情况选用单袢或双袢缝线悬吊晶体植入。因此,Ⅱ期IOL植入前了解囊膜情况十分必要,大部分患者通过散瞳裂隙灯检查即可,而部分患者因外伤或术后增殖致瞳孔变形、虹膜后粘连或有角膜周边瘢痕等使裂隙灯下观察后囊情况增加难度。UBM利用高频超声技术设计,主要对眼前段结构进行扫描,可清晰显示眼前段组织,为全面掌握术眼情况提供直观可靠的帮助,为术式及IOL类型选择提供依据,是Ⅱ期IOL植入术前重要的辅助检查。Ⅱ期IOL植入术式的选择基于术前裂隙灯及UBM等的检查结果。我们观察到,当周边连续性囊膜范围≥3个象限时足以支撑后房型IOL,这时首选睫状沟支撑型后房IOL,其手法简单,对眼组织损伤小,术后长期安全性好,对于虹膜与囊膜粘连者只要通过术中仔细分离,仍可为其提供良好支撑。对于残留囊膜范围<3个象限者,尽量用下方残留囊膜作支撑,行对侧单袢固定悬吊IOL植入,减少双襻缝线固定的操作损伤。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无晶体囊膜及晶体后囊膜破裂或晶体悬韧带损伤的首选术式[3],但不能忽视其术中前房及玻璃体出血,术后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反应重、人工晶体偏斜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邵毅,裴重钢,周琼,等.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07,7(2):518519.
[2] 孟砾,孟永安,郭永红,等. UBM在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213215.
[3] 杜丽玲,梁敦,黄鹤,等.42例(43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 23(7):749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