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挫伤性前房出血106例临床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29 9:56:23 中华眼科在线

   【关键词】  前房出血 挫伤

    前房出血多见于眼球挫伤,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处理不当可致视功能严重损害。我院2003年2月~2006年8月收治挫伤性前房出血106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中男95例,女11例。右眼61例,左眼45例,均为单眼。年龄5~81岁,平均31.5岁,其中18~35岁79例,占74.53%。致伤原因以拳头伤、子弹伤、木棍伤、鞭炮炸伤为多。原发性前房出血99例,继发性前房出血7例。前房出血量:Ⅰ级(少于前房1/3者)55例,Ⅱ级(占前房1/3~1/2者)34例,Ⅲ级(大于前房1/2者)17例。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28例,角膜血染2例。

    1.2  治疗方法  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适当给予止血药,如安络血、立止血等;全身及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继发青光眼者给予甘露醇、噻吗洛尔、醋氮酰胺等药物,若出血后1周前房仍有较大血块且持续高眼压行前房穿刺冲洗术。

    2  结果

    Ⅰ级前房出血吸收时间2~7天,平均2.8天;Ⅱ级吸收时间4~10天,平均8.1天;Ⅲ级吸收时间5~14天,平均9.3天。28例继发性青光眼25例经甘露醇、噻吗洛尔、醋氮酰胺等药物治疗眼压恢复正常,3例行前房穿刺冲洗后眼压降至正常。视力恢复:0.8以上者73例占68.88%,0.4~0.8者19例占17.92%,0.05~0.3者12例占11.32%,0.05以下者2例占1.89%。

    3  讨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以中青年发病率为最高,拳击伤主要是青少年酗酒后打架斗殴所致,子弹伤主要是儿童玩具枪所致,木棍伤则主要是农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注意安全保护措施所致,近年来鞭炮炸伤有增加趋势。前房出血本身对视力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出血吸收而消失,但前房出血的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因此对前房出血的处理原则是促进出血吸收的同时注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是挫伤性前房出血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损伤后积血所致的高眼压,一般认为吞噬细胞及血影细胞阻塞了小梁网眼,影响了房水排出,使眼压升高[1],还与外伤后小梁水肿有关。对其处理是尽快消除积血,降低眼内压,抑制房水形成。皮质类固醇激素减少了炎症反应及小梁水肿,有利于积血吸收;甘露醇具有脱水作用,能解除组织细胞水肿,同时使玻璃体浓缩,房角增宽,改善房水循环,便于积血吸收;噻吗洛尔和醋氮酰胺通过抑制和减少房水的形成降低眼压;止血药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因子,阻止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抵抗力,缩短出血时间,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角膜血染常发生在出血量多、高眼压以及角膜内皮损伤时,由于红细胞分解产物经角膜内皮进入角膜基质层的结果。本组28例继发性青光眼经上述治疗,25例积血吸收,眼压降至正常,另外3例前房出血多、血凝块较大、持续高眼压且药物治疗无效行前房穿刺冲洗,眼压恢复正常,有2例发生了角膜血染。

    散瞳与缩瞳:散瞳可防止虹膜后粘连,减轻虹膜出血,但影响小梁网引流,减少虹膜对出血的吸收面积,不利于积血吸收;缩瞳可使前房角开放,防止眼压升高,扩大虹膜对出血的吸收面积,但可引起虹膜后粘连。因此我们主张在眼外伤情况不明时不缩不散。但对已有葡萄膜炎、青光眼时可对症处理。

    单纯挫伤性前房出血视力预后较佳,继发青光眼和角膜血染者预后较差,因持续高眼压对视神经的压迫,会使视功能丧失,角膜血染影响角膜的透明性,所以我们认为真正影响预后视力的不是出血本身而是其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孙金华,蒋淑芳.外伤性前房积血89例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20:593.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前房出血,挫伤)的信息
  热门图文

PUNK女孩的圣诞MAKE S

拯救你扁平脸的立体3D

打造4款尾牙宴时尚妆容

08冬季流行的金色彩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