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接种病毒后24h,所有兔角膜上皮均出现点状、棒状浸润病灶。各组兔角膜病变发展程度,见表1。
2.1.1 种毒对照组 角膜病变发展很快,病变程度为各组中最重。与其他3组相比,CEIS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接种病毒后第2天形成典型树枝状病灶,第6~7天形成大面积地图状溃疡,上皮病变面积以后逐渐缩小、愈合,但基质水肿、浸润明显加重,第13~14天时形成小圆形溃疡。至病程第15天仍有2眼角膜浑浊,基质炎症未完全消失。结膜炎发病率为100%,虹膜炎发病率为70%,前房积脓及眼睑疱疹发病率均为30%。至病程第16天5只兔(10眼)均未能自愈。表1 各组不同时期病变程度(CEIS)记录表 2.1.2 无环鸟苷组 上皮及基质病变程度较轻,以点状病灶为主,基质水肿、浸润轻微,第11~13天上皮迅速愈合。与IFN组相比,CEI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膜炎发病率为80%,虹膜炎发病率为60%,无前房积脓及眼睑疱疹发生,平均治愈时间为(13.4±0.583)天。
2.1.3 干扰素组 病变程度与无环鸟苷组类似。角膜及结膜病变程度轻、较局限,病变以点状、棒状病灶为主,无明显溃疡形成,病变恢复较快,第14天仅个别角膜有点、片状病灶残留。基质病变较轻,为轻度水肿。结膜炎发病率为100%,虹膜炎发病率为60%,未出现前房积脓及眼睑疱疹。平均治愈时间为(13.7±0.51)天。
2.1.4 联合治疗组 与以上3组相比,CEI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角膜病变程度最轻,以点状病灶为主,基质水肿、浸润较轻微,第9~11天上皮迅速愈合,角膜无溃疡及瘢痕形成。结膜炎发病率为70%,虹膜炎发病率为30%,无前房积脓及眼睑疱疹发生。平均治愈时间为(10.3±0.9)天。
2.2 病理切片结果 种毒对照组:上皮细胞增大,核大呈椭圆形,基质浅层水肿,有较多浆细胞及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干扰素组:角膜上皮层轻度水肿,上皮细胞增大,基质浅层有部分浆细胞及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无环鸟苷组:角膜上皮轻度水肿,上皮细胞增大,基质浅层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联合治疗组:角膜病变程度较轻,上皮及基质层无明显水肿,上皮层有少许炎性细胞,基质层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3 讨论
HSV感染在人群中极为普遍,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大约有40万人受到HSV感染,每年估计有48000例活动性眼病发作,其中2万人为新发病例[5]。HSK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终使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单独用一种抗病毒药易产生耐药性且复发率较高。有关T细胞亚群在原发性致病中的重要性还有争议。在兔眼模型发现,角膜感染后在三叉神经节内有T淋巴细胞的存在[6]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I型(Th1)CD4+细胞起着更加特异性的作用。无环鸟苷是二代核苷类选择性抗疱疹病毒代表药物,实验证明无环鸟苷更易进入HSV感染的细胞,随机被HSV诱导的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磷酸化为ACV・MP,在相应酶作用下进一步酸化成ACV・TP,ACV・TP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DNA合成,正常细胞的TK不能使ACV磷酸化,因而对正常DNA聚合酶无作用,不能影响正常细胞[7]。目前,无环鸟苷是治疗HSK的首选药物,具有作用强、选择性高、毒性少等优点,而且具有良好的眼内穿透性,能透过完整的角膜上皮和基质,在房水中达到一定的治疗浓度。应用无环鸟苷治疗浅层HSK疗效已肯定,对深层HSK的治疗稍逊[8]。干扰素不但可以阻止病毒衣壳蛋白的合成,进一步抑制HSV的复制,从而发挥直接抗病毒作用;而且它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调节T细胞的免疫功能,加强吞噬细胞活性,提高NK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杀灭病毒[9,10]。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广谱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一种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而且能增强一般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能力。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参与体内糖代谢氧化还原过程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维持免疫功能,促进病变的恢复。现已广泛用于治疗某些全身病毒感染,无毒副作用。本组动物每次给予30mg球结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2次,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有学者认为氧自由基参与HSK的发生过程,在HSK时,角膜组织脂质过氧化物(PG和12HFTE)明显增高,且其生成量与炎症发生的程度呈正相关。氧自由基不但损害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而且还吸引吞噬细胞在炎症部位浸润,加大炎症反应,加重角膜的病理损伤[11]。而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在HSK发生时应用维生素C治疗可减轻氧自由基对角膜组织的损伤,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变的恢复。因此笔者认为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维生素C治疗实验性HSK疗效较好,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9.
2 谢立信.角膜病治疗进展.眼科经纬,1998,1(3):2.
3 Trousdale MD,Nesburn AB.Activity of 1(2Fluoro-2 DeoxyBDA rabinofu ranosy1) thymine against herpes simplex virus in cell cultures and rabbit eye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83,23(6):809.
4 O Brien WJ,Tsao LS,Tailor JL.Tissuespecific accumulation of latencyassociated transcripts in herpes virusinfected rabbits.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8,39(10):1847-1853.
5 姜中蓉(译),李子良(校).单疱病毒性上皮性角膜炎的患者口服无环鸟苷以预防基质性角膜炎或虹膜炎的对照性验证.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1998,10(2):74-77.
6 李志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免疫学.眼科新进展,2002,22:1.
7 孙秉基,徐锦堂.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373.
8 李玉珍.无环鸟苷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实用眼科杂志,1997,5(11):657-660.
9 郑松泉.万B洛韦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眼科杂志,1999,7:401-402.
10 蒋慧蓉,徐丽,夏德昭,等.干扰素在眼科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3):130-134.
11 Birkle DL,Sanitato JJ,Kaufman HE,et al.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 to eicosan oids in herpes virusinfected rabbit cornea.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86,27(10):1443.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