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300020
目的:评价不同位置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动态变化。
方法:收集术前角膜散光≤1.0D的病例76例(91眼),随机分入上方(A组)、颞上方(B组)、颞侧(C组)透明角膜切口组,常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推注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以pentacam为主要检查手段观察各组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及轴向的动态变化,随访3个月。
结果:各组术后裸眼视力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角膜平均散光度A组2个月与3个月、B组1个月与3个月、C组术后1周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量计算SIA结果术后1个月时A组高于B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时各组的SI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Naeser的极性值分析法对SIA顺、逆规成分分析的结果,B组SIA顺规成分略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IA逆规性成分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的顺、逆规成分变化无差异。
结论:3.2mm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与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和稳定时间相关。上方切口诱导较明显的角膜散光,并使散光轴向向逆规性转变,术后稳定至少2个月;而颞侧切口极少诱导散光,术后一周趋于稳定。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