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日前正式公布。《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意见》同时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意味着我国医师制度的重大变革,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新一轮医改的主旋律,但必须承认,“看病难”的现实演绎,很大原因在于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于大医院。如果不把优秀的专家资源和医疗设备从过于集中的配置方式中解放出来,实现更大范围、更均衡的合理分配,“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就可能流于空想。
因此,尽管承担起均衡医疗资源责任的硬件投资需要由政府来承担,但软件部分的医疗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则需要通过“解放医生”来实现。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仅以牺牲供方也就是医生的利益为代价,显然是不可行的。而要化解医疗改革供(医生)需(患者)双赢的难题,就必须改革医疗机构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
此次医疗改革意见提出的“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无疑让我们看到了曙光,医生“多点执业”改革的破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可以成为自由执业的社会人。它的直接效应是平衡医疗资源,变“大量患者上大医院”为“少数医生下基层”,既为基层百姓悬壶济世,又为基层培养人才,大大降低社会医疗成本,“看病难”问题有望缓解;间接效应是医生劳动价值的提升,“大处方”对医生收入的影响降低,“看病贵”问题逐渐可缓。
其实,医生具有专业性和知识性的职业特性,这种职业特性以及供求关系决定了有能力的医生一定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由于允许医生自由流动,能使医生在医疗改革中受益。如此一来,广大医生才能自觉地参与改革。尤其是如果允许医生自由兼职,大医院的医生到小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兼职,将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医院不堪重负,小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资源又严重闲置的问题。
实际上,在欧美国家,大多数医生都是典型的自由职业者。例如德国的医生和医院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医生以州为单位注册,只要注册是合法的,就能同时在本州不同医疗机构服务。据德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德国有35.8万名医生,其中75%以上的医生都在两家以上医疗机构出诊。 |